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光影與聲塑:從史前館沈浸式投影談新媒體與臺灣史前史共創展演

文‧圖/吳意琳

沈浸式投影與博物館展示

年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置完成新設沈浸式中庭投影,此為國內首座室內大型常設性展演,以新媒體手法與博物館展示概念結合,於館方最具特色的蛇紋岩中庭空間正式登場。本文在此簡要介紹本項展示概念發想與沈浸式投影內容的特色,然而文字描述遠不及光影、聲音與空間交織成的美麗體驗,建議把握機會親臨現場實際感受一番。

沈浸式投影是近來大型戶外展演或博物館爭相運用的新科技展演手法,此與過去多用在燈節的雷射投影光束,或一般強調建築物外牆變形的特技效果略有不同,強調的是讓觀眾獲得「沈浸式」感受,可以「置身其中」或「參與互動」。考古類型博物館於過去使用這一類科技手法進行展示時,多半用於大型遺址的虛擬重建,提供給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如2016-2017年法國羅浮宮、大皇宮與博物館聯盟共同舉辦的展示,利用了在敘利亞進行的3D調查工作,將古代遺址掃描後進行數位修復,再搭配展示原件,提供給觀眾體驗(註1)。許多類似的展示也會運用AR眼鏡等裝置讓觀眾感覺自身處於場景之中。

隨著投影技術進步,國際間也有許多將名家畫作以高精度掃描後,搭配數量可觀的投影機,配上情境式音樂,以有別於一般觀賞畫家真跡作品的方式,創造出一種新的展演方式,頗受民眾歡迎,包括梵谷(註2)、克林姆(註3)都有相當受歡迎的沈浸式投影展示(圖1)。當然也有科技藝術創作脈絡下的投影展演,如OUCHHH 團隊創作的科技藝術作品:AI詩篇(註4)。至於國際知名的日本Teamlab團隊所進行的投影展演,將藝術創作與科技程式完美結合,創造了許多有敘事情節、又有投影互動趣味的絕美篇章,該團隊於2016-2017年於華山藝術園區進行以《舞動!未來遊園地》為題的藝術與遊樂園的概念展示,應該是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案例。

圖一
圖一之二

圖1.巴黎光之工坊的克林姆畫作沈浸式投影現場,引自Youtube

簡言之,由數位程式所撰寫控制的新穎媒體投影,可以說創造了新的展示途徑。2018年4月與6月,巴黎與日本分別成立了以數位藝術為展演主體的博物館:光之工坊(Atelier des Lumières)與數位藝術美術館(MORI Building DIGITAL ART MUSEUM teamLab Borderless)。巧合的是,兩者分別提倡了數位(新興、多元)藝術與跨域(無邊界)的概念。可以預期這一類新媒體與藝術展示結合將在未來有更多創造性地發展。

展示與空間美感緊密結合:建築空間的隱喻

在親身考察過前述展示之後,對於史前館自身的新媒體敘事,我們期待是量身定做同時能搭配原有館舍空間場域的演出。館方於科技部支持之智慧博物館四年期計畫中,早已規劃大型投影沈浸式劇場,至於投影設置的地點,最後選定於中庭空間牆面,期待這場絢麗的光影聲音雕塑能與本館的建築美學進行巧妙搭配,也活化此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展示中庭為一般博物館少見的內部巨型空間,由冷調的墨綠蛇紋岩拼接而成十六米見方的量體,排列整齊的方格孔洞與高聳的牆面,乍看之下有點歐洲城堡的氛圍,似是在保護中央的玉玦(圖2)。順著環繞蛇紋岩立方體的斜坡道緩步而下,矗立於中庭的玉玦透過孔洞時隱時現,待確實踩上地面,抬頭仰望,觀眾才會感受自身與中央玉玦尺寸的差異。在考古學家眼中,蛇紋岩中庭即是一座巨型的探坑,象徵了時間量體的壓縮,數千年的文化積累,而斜坡道則是迴旋而下的尺規,由觀眾親身緩步行走、丈量,用身體經驗感受著史前時空的時間深度。在象徵意義上,中庭是空間量體,斜坡道是時間尺規,相互搭配著,隱身在建築語彙裡。這也許是建築師Michael Graves給的謎題,或說給參觀博物館觀眾的禮物(圖3)。

圖二

圖2.原有建築中庭是傳統古典調性,墨綠色調。

圖三 考古學家猜測的中庭建築隱喻

圖3.考古學家猜測的中庭建築概念隱喻:立方體是探坑,千萬年時間的壓縮積累;斜坡道是時間尺度,用以丈量空間。

觀眾自身成為展示的風景

關於沈浸式投影的內容,館方期待的是以新概念與手法,以詩意的方式於中庭空間演繹關於這座島嶼的過往、先民的生活以及博物館扮演的角色。關於內容架構,整場展演規劃四個主要段落:「登島」、「文化開展與積累」、「探坑發掘科技重建」、「博物館的修復保存與展示」。經由多次討論與測試,本案合作的團隊動態自造有限公司提出整場展演加入與中庭玉玦進行光影互動的想法,最終全場展演創建四段感應互動,與內容有巧妙的嵌合。觀眾可單純欣賞,亦可隨時參與其中,於此同時,觀眾不僅沈浸其中,亦提供了自身的參與,成為了展示的風景。在展示觀點上,可以說由不同的觀眾互動,每一場展演內容即有不同的變化,此點為館方自前幾年即積極導入科技手法,持續構思努力的新展示方向。

化阻力為助力:高殘響帶來的沈浸效果

沈浸式投影內容主軸由館方設定提出,在影像聲音展演方式,由動態自造與林強─志樂制樂工作室進行製作與調整。確實建築本身原有的深綠色壁面限制了許多顏色的使用;而蛇紋岩光亮的壁面,也使得空間內聲音產生非常大的迴響,在合作團隊多次測試找出最佳投影色,並現場調校搭配多軌音效,最終的成果成功使現場空間氛圍與聲音調性產生了高度包覆性的沈浸感。

中庭空間原本具備的墨綠色傳統古典建築調性,在光影與聲音的強力雕塑,配合雷射投影,轉換成紫色為主、黃白色調為輔的浪漫詩意空間(圖4)。特別在許多轉場部分,團隊巧妙利用了內容的元素,設計了建築物變形的趣味,包括開場時的打開立方體(圖5),探坑牆幻化出數量眾多的微小探坑,彷若積木一般(圖6),展演織布換場時使牆面瞬間也轉化成了織品的質地(圖7)。這些屬於新媒體手法帶來的觀賞趣味,在兼顧內容的同時也發揮的相當良好。

圖四

圖4.沈浸式投影的光影將中庭改造成紫白黃色調性。

圖五

圖5.旅程的開始,利用投影視覺效果帶領觀眾“離開當下”,具有空間錯置的趣味。

圖六

圖6.探坑是考古學家獲取地層資料的最重要手段,此處象徵千千萬萬的探坑組成了重建史前文化的龐大資訊,視覺上與現場蛇紋岩牆面格洞完美鑲嵌,觀眾彷彿進到被資訊量包覆的虛擬空間。

圖七

圖7.接續織布文物的展演,運用投影點線圖案設計,將建築牆面瞬間改變質地。

夜間飛行:一趟詩意的旅程

由於中庭有自然採光,這場沈浸式投影設定在觀眾離場前最後二十分鐘開始展演。這場夜間的展演,起點自觀眾所在的中庭空間開始啟程(互動:隨人數增加亮度的玉玦),透過投影mapping的效果,帶領觀眾離開當下空間,來到繁星滿天的自然母體。隨後,我們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想像早期先民離開原鄉,向外追尋新天地,或許因在海上巧遇鯨魚,意外被引領發現了這座島嶼。史前人群登島探索開發資源,此處玉玦象徵中央山脈,而人群(互動:現場觀眾)走進島內四處探索(互動:史前人登島,腳下長出作物)(圖8至10),繼而有舊石器、新石器、金屬器各個時期古代文明多元的開展。隨著時空遞嬗,史前人群消逝於風中、層層積累於地面(圖11),經由探坑發掘與科學方法重建(互動:觀眾在中庭探坑中的座標位置),遺物出土,博物館進行修復分析古文物,藉此將觀眾拉回到展示廳,由貝、玉、陶器與織品等珍貴文物的引領(圖12-13)。最後回到中庭空間,一起思索著,關於南島後裔這一種說法,究竟是物質文化的傳承?亦或只是浪漫的想像?又或者其實DNA早已經深化在每一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基因中的一部分?這才造成了每當我們與身邊的人錯身而過,總是在眉宇之間覺得似曾相識的那一瞬間靈光閃動(互動:相遇的兩個個體會產生星座連線)。似不應描述過多,既說是詩意的展演,則該留點空間給觀眾現場去體驗與感受。

圖八

圖8.登島之際,以第一人稱視角可以感受深入山區,迎面而來的叢林葉片。

圖九

圖9.登島後環繞著中央山脈踩踏著等高線(象徵不同地形)進行探索。

圖十

圖10.觀眾以史前人身份繞行島上,身後會長出作物,象徵新石器時代外來作物的攜入。

圖十一

圖11.不同時期人群開發島上特有資源形成特殊文化現象,層層開展,代代積累。最後皆化成地層中的一坏土,而後代的我們,又將是哪個碳坑中的一公分。

圖十二

圖12.玉器牆面展示本館最重要的典藏文物精華,也接續前面段落,呼應史前人群開發資源結合藝術美感所遺留之珍貴資產。

圖十三

圖13.布農族織品圖紋流傳百步蛇的動人傳說,此處演繹蛇幻化為菱形圖紋的段落。

註1:可參考該展覽相關影音訊息
註2:梵谷沈浸式藝術展
註3:巴黎光之工坊2018年的克林姆展演作品
註4:OUCHHH 團隊創作的科技藝術作品:AI詩篇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本次沈浸式投影計畫承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