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南島文化專欄

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下)

文‧圖/方鈞瑋

本文接續前兩期在斐濟調查纖維植物的文章〈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上)〉、〈人、自然與文化: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捐贈斐濟纖維植物藏品田野調查記錄(中)〉,這一期特別針對林投葉提出田野紀錄。

林投葉:編織的主要材料

林投,又稱露兜樹pandanus,斐濟語稱為voivoi。處理後的林投葉是斐濟當地重要的編織材料之一,可以用來製作蓆子、籃子、背袋等這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器物。

當我們第一天到達斐濟蘇瓦市區的傳統市場時,裡面除了販賣生鮮的蔬果肉類外,還有幾攤販賣處理完畢的林投葉。林投葉經過處理後繞成一綑綑,依不同的長度售價不同。除了原色的林投葉外,還有染成黑色的林投葉,當地稱為somo。

販售林投葉的老闆娘非常熱心為我們解說林投葉處理與染色的步驟,她同時告訴我們,這些林投葉都是從離島或鄉間製作後運到此處,居住在蘇瓦的人基本上已經不處理林投葉的材料了。為此,我們決定前往位於Kaba地區一處目前還在種植、處理與進行林投葉染色的離島小村Vatani進行記錄。

1

蘇瓦傳統市場內有幾攤販售各種不同尺寸的原色以及黑色的林投葉。

2

Vatani村是一個小型的漁村,村中的男性以潛水捕捉魚貨為生。

Vatani是一個家戶數約10多戶的小漁村,當地居民以射魚、撈蝦或採集海洋物產為生。因村子附近有一個度假小島,觀光客每兩週會到村子裡進行文化體驗,當地婦女利用這個機會對觀光客販售她們以林投葉編製成書籤、小提籃之類的紀念品,這項收益也成為當地婦女的主要收入。

我們一大早從蘇瓦出發,經過約兩個小時的車程後,到達一處位於河岸的小碼頭,在此轉搭汽艇前往Vatani。到達時已經中午,簡單用過午餐,我們迫不急待前往Sereana家記錄處理林投葉的方式。

我們到達時,女主人已經將林投葉上的刺處理完畢,正要將葉子捲藏固定。在她的院子中,有一處已經曬成咖啡色的葉子,有一處煮好在曬乾的葉子,有一處正在煮。她將一綑綑的林投葉放入鍋中,觀察林投葉的顏色從青綠色稍稍轉成黃綠色時就可以取出,放涼後,將一綑綑的林投葉捲打開,在太陽下曬乾。她告訴我們,在烈日下大約曝曬兩天當林投葉乾燥且色澤轉成黃褐色後,就算完成了。

3

將除刺後的林投葉捲成一綑。

4

將一綑綑的林投葉放入沸水中煮,看到葉子開始轉黃就可以拿出來冷卻。

5

將冷卻後的林投葉攤開,放在地上進行日曬。

6

大約曝曬兩天後的林投葉會呈現乾燥的褐色。

接著她和她的媳婦Eleme帶我們前往住處後方進行染色。我們往她們家後方的樹林中走去,經過一小段爬坡的山路後,在一片林蔭遮蔽的樹林裡有兩處爛泥巴沼澤。她們先進入其中一個比較小的沼澤,不多久,又馬上從沼澤裡爬出來。她們說今天這一池的水溫太高,沒辦法染色,於是換到另一池。她們將煮過曬乾的林投葉埋入沼澤的爛泥巴裡面,老婦人再三確認這些樹葉都已妥善埋入泥巴中,否則露出的部分日後將無法上色。Eleme告訴我們,浸泡泥巴的林投葉需兩天兩夜後才能取出,然後採集水丁香與紅葉鐵莧的枝幹與葉一起煮,要用45加侖的大桶大火煮一日一夜。放置時先放這兩種植物、再放林投葉,再放植物、再放林投葉,如此一層一層疊在一起,一日後,將林投葉位置上下互換。

之後,她們婆媳兩人帶我們去看種植林投的地方。她們將林投種在森林的林蔭下,因此並沒有強烈的陽光直射,看起來是野生的林投樹,但其實她們有農事管理。婆媳倆同時為我們示範以刀清除林投葉刺的方式,她們說,捲葉子最好是利用下午天氣比較不炎熱的時候處理,否則捲葉子時,葉子容易斷裂。

7

將煮過曬乾的林投葉埋入沼澤的爛泥巴內染色。

8

他們將林投種植在森林的林蔭下,這裡沒有非常強的直射陽光。

9

染黑色時必須加入紅葉鐵莧一起煮,黑色才能顯色。

10

染色完成的林投葉呈現具有光澤的黑色。

小結

本次考察收穫相當豐碩,獲得許多關於斐濟當地使用纖維植物的工藝與社會文化資訊。礙於時間與經費的限制,本次考察的地點主要集中在蘇瓦附近,無法前往山區、Vanua Lavu或鄰近島嶼進行研究,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再次前往。

除此之外,本次考察我們進行了斐濟幾種重要的纖維植物(包括林投、構樹等)的農事管理、取材、原料前處理、原料後處理、染色、製作等工藝技術的記錄,也直接解決了我們在檢視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品時發現的諸多疑惑。有趣的是,斐濟不同地區在處理纖維植物的技術上有些許不同,例如進行林投葉的處理就有所差異,又例如,在染黑色時不同地區會加入不同的定色植物。

這多樣性的傳統智慧值得保存與記錄,透過技術上的差異能夠清楚呈現人對生活周遭自然環境的觀察與運用。傳統知識透過工藝品的製作得以持續進行傳遞,社會對於工藝品持續不斷的需求,才是工藝技術得以傳遞的重要動力。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