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動物也要考古?(下)

文‧圖提供/陳霈璿

動物考古學的核心精神在於探討(一)人與動物的多元關係,及(二)這些關係對人類行為及自然生態的影響。上一期電子報〈動物也要考古?(上)〉分享了動物作為食物和工具在考古遺留中的例子,以及對應的動物考古學研究方法。本期繼續就動物作為商品或寵物的狀況來舉例。

商品

人們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後,將多餘的獵物或畜牧產品與其他人交易,長久以後在人類社會中形成專業分工與貿易網絡,許多動物資源也隨之被賦予了經濟價值。然而,無論是食物或產品的交易行為,因為保存問題同樣普遍很少有機會留下直觀的考古證據。關於貿易網絡的資訊考證仍然非常仰賴歷史文獻、人類學研究、民族誌等紀錄的輔助。

迄今常見的畜牧產品大多取自受豢養馴化已久的動物,比如牛、豬、雞等,人類透過集約化飼養以滿足廣大市場的商業需求。成為商品的野生動物也不在少數,現今針對許多高經濟價值動物的商業捕獵已有悠久的歷史發展。例如,自古鱈魚在北大西洋兩岸是一個重要的漁業資源,歸因於該物種在北大西洋中廣闊的棲息範圍與深度。大約十到十一世紀開始,鱈魚首次成為歐洲地區其中一項主要的漁獲種類,無論是在近海或是內陸的考古遺址中都可以發現大量鱈魚骨骼遺留,其數量之大讓考古學家們推測當時已經存在鱈魚貿易。

在冰箱還沒有被發明的年代,人們如何讓鱈魚成為大量貿易的商品呢?文獻指出,歐洲地區在中世紀早期人們就懂得風乾、醃漬或煙燻來延長漁獲的食用期限,藉此保證長距離的交易(Barrett 2018)。Prof. James Barrett 與多位學者合作(Barrett 1997;Barrett et al. 2008, 2011),透過結合動物考古學、科學分析以及歷史學的角度,嘗試還原過去歐洲大陸曾經存在的鱈魚產品交易網絡。傳統鱈魚保存方式是先將魚頭剁掉再將魚身風乾或醃漬,由此推論鱈魚出口地主要發現的遺留會是魚頭部的骨骼,而進口地則主要留下魚身(即脊椎與尾鰭骨)的遺留;基於不同海域的自然環境中碳氮穩定同位素組成比例不同,且已知這些比例會一定程度反映在各海域生物體內,這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了六個不同海域的鱈魚產地,中世紀歐洲以至北美地區的鱈魚貿易網絡得以重現。

但在過去為未有永續經營概念時,無節制的捕獵往往會導致生態系統的崩壞。同樣在中世紀時期,歐洲上流社會對海象牙的需求上升,擴大了針對海象的商業狩獵規模。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海象牙文物,例如藏於蘇格蘭國立博物館的路易斯西洋棋組(Lewis chess pieces)https://www.nms.ac.uk/explore-our-collections/stories/scottish-history-and-archaeology/lewis-chess-pieces/。Barrett 等人(2020)採用跨領域研究,包含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科學分析等方法,重現約十一到十五世紀海象牙的歐洲貿易網絡。穩定同位素及古 DNA 分析發現,受測的海象牙大多源自生活在格陵蘭島周邊海域的海象群;針對海象頭骨遺留的研究,也指出不同地區擷取海象牙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大致可分為四種。

結合比較不同年代出土的海象牙尺寸也發現,作為原料的海象體型有隨時間下降的趨勢。關於這一現象的解釋推測為,因長期的商業獵捕使得海象數量大幅減少,造成後期的商船為了彌補海象數量及市場需求的落差,從原本的選擇性狩獵變成無差別捕獵。這個趨勢被定義為「降級捕撈(fishing down the food web)」,最早由 Pauly 等人(1998)提出,指的是當大型或較珍貴的魚種已經被消耗殆盡或無法支撐市場需求時,轉而無差別捕撈較小型或價值較低的物種,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生態系統的浩劫。

以海象而言,當市場更喜歡的成年公海象象牙已經被取用殆盡時,商人只能轉而捕獵象牙品質較差的母海象或未成年海象,進而導致海象數量縮減。因此,海象牙尺寸的遞減,顯示到了十五世紀時,商業狩獵可能已經造成海象群體的生存危機。此項研究很好地表現了動物考古學研究可以結合多學科的特性,同時也展現了動物考古資料提供探討環境變遷中人為因素影響程度的潛力。

大西洋鱈魚從史前時代到今日一直都是北大西洋兩岸非常重要的漁業資源

大西洋鱈魚從史前時代到今日一直都是北大西洋兩岸非常重要的漁業資源(©NOAA Fisheries)。

海象無論公母皆有突出的長牙,是海象自衛與謀生的重要工具

海象無論公母皆有突出的長牙,是海象自衛與謀生的重要工具(©Jay Ruzesky)。

寵物

以上關於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都還僅止於單方面的利用,那麼雙方之間是否存在互惠的關係呢?飼養寵物的行為或許可以證明互惠關係的存在:寵物靠著討人喜愛的外表就可以不用擔心生存問題,而人類看似是單方面付出的一方,卻能從寵物身上獲得精神上的安慰與快樂。以今日社會來說,最常見的寵物如貓和狗,都是已經被人類長期馴養的動物,雖然兩者最早被馴養的目的可能並非是為了當作寵物,而是有更多功能上的考量。

家貓(Felis catus)是現代社會最受歡迎的寵物飼養選擇之一,僅次於狗。關於家貓出現的確切時間點已不可考,但根據現生粒線體DNA分析顯示家貓最可能源自肥沃月灣地區,馴化推測發生在至少距今9,000年以上(Driscoll et al. 2007)。馴化發生的契機可能與農業發展有關:當農業聚落因農作物的囤積引來老鼠或其他小型動物後,野貓為了獵食也開始進入人類聚落,漸漸被人馴化,此種過程稱為片利共生路徑(Commensal pathway,Zeder 2012)。

貓開始在人類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古埃及時期最為明顯,不只在宗教信仰上有貓女神的存在,甚至有法律嚴格禁止殺貓或販賣活體貓。統計數據顯示古埃及的動物木乃伊中數量最多的物種為貓,並且針對貓木乃伊的分析發現古埃及的家貓個體普遍比野貓體型為大,表示當時的家貓飼養可能已經採取了特殊選種培育的措施(Linseele et al. 2007)。

貓作為一般寵物的紀錄最早出現在中世紀初期,養貓被視為社會地位崇高且富裕的象徵,且文獻中開始對家貓本身有固定的詞彙稱呼,而非如羅馬時期強調功能性的「害蟲防治者」;也有個案顯示貓受到飼養者極大喜愛而被起名,比如九世紀時一位愛爾蘭修士留下一首詩作,表達對貓咪Pangur Bánhttps://cherrycache.org/2020/12/27/pangur-ban-and-the-old-irish-cats/的喜愛(連結內可閱讀詩的全文,聆聽用古愛爾蘭語朗誦的音檔)。

關於貓作為寵物的考古證據有以下案例:在土耳其一座早期拜占庭教堂遺跡(約西元六至七世紀)的考古發掘,發現一具有完整貓骨架陪葬的人類墓葬。該具貓遺留為雌性,且根據嚴謹的骨骼測量值分析判斷為家貓。基於其在墓葬中被刻意擺放的位置及葬姿,且下葬時間與墓主相近,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這是寵物貓的可能性較大。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具貓骨架的腹部位置也發現了老鼠與麻雀等小動物的骨骼遺留,顯示這隻寵物貓也身兼「害蟲防治者」的角色(Onar et al. 2021)。

午後牆邊慵懶的家貓

午後牆邊慵懶的家貓(作者攝於埃及)。

狗(Canis lupus familaris)常被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也是現今最常被選擇作為寵物的動物。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物種,其共同祖先為狼(Canis lupus),約在15,000到14,000年前更新世晚期的考古遺址即有狗骨遺留的出土,有些也伴隨著人類墓葬,顯示當時的狗之於人已經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狗的許多骨骼特徵明顯有別於狼:腦容量縮小、鼻腔縮短造成齒列密集、牙齒尺寸縮小及數量減少等(Turnbull and Reed 1974;Dayan 1994);現生粒線體DNA分析也指出馴化中心最有可能在中東地區(vonHoldt et al. 2010),推測狗的馴化一樣是透過片利共生路徑(Zeder 2012)。

狗開始被視為寵物飼養的時間點比貓更早,從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各種文獻與繪畫中都可以發現大量關於狗的描寫。基於狗在羅馬社會中的重要性,當狗生病或受傷時人可能更願意花費心力在醫治與照護上,這些行為有機會反映在骨骼上成為考古證據。

西元二至三世紀的突尼西亞,針對一具伴隨人類墓葬出土的小型犬遺留分析發現,其四肢骨關節炎症狀嚴重、右側股骨脫節、有椎關節退化跡象,幾乎所有牙齒在生前就已經脫落、牙床有發炎症狀、僅存的牙齒上還有嚴重的牙結石堆積。種種病痛卻沒有阻止牠的進食與活動,骨骼狀態也顯示牠生前與這些病痛共存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合理懷疑若非人類精心照料牠一定無法自主生存。針對這具遺骸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也側面證實了這一點:從骨膠原蛋白測出的氮同位素比例高得驚人,反映了其生前飲食內容主要為肉類或海鮮,同時也暗示了這隻小型犬的主人應該有較高的經濟能力(MacKinnon 2010)。這個案例充分展現了動物骨骼病理研究在探討個案生平經歷的潛力。

南科地區的考古發掘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大坌坑時期的「臺灣第一狗」,因為牠的完整性、疑似刻意擺放的葬姿、頭向又與同時期人類墓葬一致,種種跡象似乎暗示了牠生前與人類社會的緊密聯繫;在後來的各個時期如大湖及蔦松文化,也都有完整犬隻遺留的出土。牠們生前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這些角色有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變化?期待未來的研究可以解答更多關於南科地區史前人狗關係的疑問。

沙發上酣睡的寵物犬Max,種類為英國邊境㹴

沙發上酣睡的寵物犬Max,種類為英國邊境㹴(作者攝於友人家中)。

「臺灣第一狗」複製品

「臺灣第一狗」複製品(作者攝於南科考古館)。

結語

動物考古可以舉例的動物很多,而人與動物的關係也可能不只四種。從本篇舉出的許多案例可以發現,動物考古學是一個跨足多領域的學科,包含自然科學領域如生物學、獸醫學、農業科學、地理學、及地質學等;社會科學領域如考古學、歷史學、以及人類學等。靈活運用多面向資訊來回答關於過去人與動物互動關係的問題,是所有動物考古學研究期望達到的目標(全文完)。

參考文獻

Barrett, J. 1997 Fish trade in Norse Orkney and Caithness: a zooarchaeological approach. Antiquity, 71(273): 616-638. doi: 10.1017/S0003598X00085367.

Barrett, J. 2018 ‘Medieval fishing and fish trade.’ In Gerrand, C. and Gutiérrez, A.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later medieval archaeology in Brit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8-140

Barrett, J., Boessenkool, S., Kneale, C. et al. 2020 Ecological globalisation, serial depletion and the medieval trade of walrus rostr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29(1): 106-122. doi: 10.1016/j.quascirev.2019.106122.

Barrett, J., Johnstone, C., Harland, J. et al. 2008 Detecting the medieval cod trade: a new method and first result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5(4): 850-861. doi: 10.1016/j.jas.2007.06.004.

Barrett, J., Orton, D., Johnstone, C. et al. 2011 Interpreting the expansion of sea fishing in medieval Europe using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f archaeological cod bon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8(7): 1516-1524. doi: 10.1016/j.jas.2011.02.017.

Dayan, T. 1994 Early domesticated dogs of the Near East.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1: 633-640. doi: 10.1006/jasc.1994.1062.

Driscoll, C.A., Menotti-Raymond, M., Roca, A.L., et al. 2007 The Near Eastern origin of cat domestication. Science, 317(5837):519-23. doi: 10.1126/science.1139518.

Linseele, V., Van Neer, W., Hendrickx, S. 2007 Evidence for early cat taming in Egypt.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34: 2081-2090. doi: 10.1016/j.jas.2007.02.019.

MacKinnon, M. 2010 ‘Sick as a dog’: zoo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pet dog health and welfare in the Roman world. World Archaeology, 42(2): 290-309. doi: 10.1080/00438241003673011.

Onar, V., Köroğlu, K., Armutak, A., et al. 2021 A cat skeleton from the Balatlar Church Excavation, Sinop, Turkey. Animals, 11(2): 288. doi: 10.3390/ani11020288. 

Pauly, D., Christensen, V., Dalsgaard, J., et al. 1998 Fishing down marine food webs. Science, 279(5352):  860-863. doi: 10.1126/science.279.5352.860.

Turnbull, P. and Reed, C. 1974 The fauna from the terminal Pleistocene of Palegawra Cave, a Zarzian occupation site in Northeastern Iraq. Fieldiana. Anthropology, 63(3): 81-146. URL: http://www.jstor.org/stable/29782462.

vonHoldt, B.,  Pollinger, G., Lohmueller, K., et al. 2010 Genome-wide SNP and haplotype analyses reveal a rich history underlying dog domestication. Nature, 464(7290): 898-902. doi: 10.1038/nature08837.

Zeder, M. 2012 The domestication of animals.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68(1):  161-190. doi: 0.3998/jar.0521004.0068.201.

圖片來源

NOAA Fisheries 2024 Atlantic cod fish. Available (Accessed: 2024/04/09)

Ruzesky, J. 2016 Walrus Haulout. Unsplash. Available (Accessed: 2024/04/09)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