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下)
2016年7月,臺東地區經歷了一次史無前例的17級陣風侵襲,10月份又遭逢一場或許是百年豪雨的洗禮,可謂狂風暴雨齊至。有人說未來的氣候將愈趨於極端,現在所遭遇到的風雨等級將來還會不斷出現,應以常態視之,相關的防災工程也都應該提高防護等級。
這樣的論點雖不為過,但其實有違傳統工程先蒐集當地長期水文資料再進行規劃設計之準則,很容易發生過度設計而造成浪費公帑的情況,因此處理的方向還是要針對原設施不足處加以改善,而非全面性加大相關設施。
針對遺址公園的排水問題,後來決定只作小幅度改善措施,基本上還是維持原來的排水規劃。我們重新檢視以往的排水規劃,其實它已妥善利用截水溝、滯洪池、天然渠道(人工溪流)等導排水設施,引導水流方向繞過建築物,使之不致造成危害,應該是很合理的設計,而且在缺少大區域排水的情況下(註),又利用大草坪的自然滲透原理來消散洪水,更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作法,這樣做不但創造出一個自然廣闊的遊憩空間,同時保存了位於遺址敏感地帶所可能蘊藏的地下文物,也讓遺址公園貢獻出一部分的消災責任,實在一舉數得。
具有排洪功能之大草坪。
用人工溪流造景。
土溝與環境結合。
談到這裡,要再對遺址公園排水設施的特色多加說明。就個人的觀察,公園內的排水設施取法自然且融於自然,沒有生硬的混凝土結構物,也沒有突兀防洪設施。所謂滯洪池也只是就地勢低窪處予以加深處理,高差較大處僅以卵石堆砌為擋土牆,環園道路旁的排水溝渠則以漿砌卵石構築。而樹林間的人工溪流、草坪邊緣的草溝等,更是與自然環境完美結合,兼具景觀與實用,完全看不出人工斧鑿的痕跡。
簡言之,原來的排水規劃是以引導為主、收納為副,因應艾利颱風環流這次大水入侵展廳的事件,針對水患的來源,我們所做的治理與防範措施,也是以此作為思考方向,我們不可能將上游的洪水就此消弭,但卻可減低災害程度,尤其是對建築物的損害。
水患的治理,愈往源頭下手,效果愈好。我們觀察到,暴雨時的洪水幾乎是全部往建築物的方向過來,要降低洪水對建築物的沖擊,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引離建築物,因此,設法將上游的洪水分流乃是首要之務。
因此,在上游1號截水溝之下,我們又增設了2號截水溝。越過1號截水溝的洪水,將會再度被2號截水溝所攔截,由於它的排水方向是往山坡的另一側,也就是建築物的另一側,自然不會對建築物構成傷害。而攔截到的水會注入既有的路旁排水溝,流往樹林及大草坪間,自然消散,而未被2號截水溝所攔截到的洪水,因其水量也已大幅削減,破壞力將大不如前。
2號截水溝。
2號滯洪池加高。
儘管我們認為第一道防線已足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還是須再設想更嚴重一層的狀況,就是經過分流之後,若洪水能量還能越過路緣石,繼續往建築物上坡漫延的話,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採用了最簡易的挖填處理。第一道是加高衝擊處的土堤,第二道則在坡下挖掘一條排水土溝,並將挖出來的土塊在溝旁就地興建土堤;土溝排水方向是往人工溪流,可以讓水回歸到原來的排水動線。除此之外,有一部分的水是由坡頂2號滯洪池溢出,所以我們也加高了2號滯洪池的池體。
坡上土堤。
坡下排水土溝。
改善後排水方向圖。
至於前期文章提及從路面漫流入侵的第三股洪水,處置方式則更簡單,因為只是一小部分支流順著入口流入,所以只須在路旁預備砂包,將其導回主流即可防止。
以上這些防洪措施自完成以來,曾歷經幾次颱風與豪雨的測試,2號截水溝也如預期發揮效果,因此下方幾道防範措施目前都還未經試煉。雖然這有點遺憾,不過還是希望永遠都別用到才好(全文完)。
(註):卑南遺址公園下方的文化公園路於興建時因為發現遺址,未能全線開通,路旁排水溝渠亦隨之中斷,故此區域的水並無管道排出,經常淹水。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話題 • 話語
-
回想 • 迴響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