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考古探索

舊香蘭遺址金屬器概述

文/葉美珍‧圖/李坤修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位於南太麻里溪右岸出海口,自1998年遺址發現後經過2004年至2007年間的2次發掘,根據發掘結果推測史前遺物分布範圍約20公頃,2007年6月經臺東縣政府公告為縣定遺址。

當時考古發掘面積約600多平方公尺,面積雖然不大,但發掘及試探採樣範圍廣,且大部分探坑開在遺物密集的海岸區,因此出土器物數量頗多,包括石器、陶器、金屬器、骨角貝器、玻璃飾物等(註1),其中最大量當屬陶器及陶片。這些器物成為研究遺址與文化的重要基本資料,各項器物將陸續於本館電子報簡介。

舊香蘭遺址屬於距今2100年前至1100年前的鐵器時代三和文化,遺址出土的金屬器包括黃金質、銅質及鐵質。本文先介紹這時期居民所使用的金屬器。

舊香蘭遺址出土鑄造銅斧的石質模具(註2),雖未發現銅斧標本,但已證明銅斧存在的可能性。所採集的金屬標本來自探坑發掘及篩洗土壤,標本殘損且體積小,尤其是土壤篩洗過程收集到的金屬標本更是細小或細微。其中以金質標本數量最少,僅6個小型標本,全來自篩洗土壤,大致為金箔碎屑不具器形者。銅質與鐵質標本大者於探坑發掘出土,故具器型者相形較多;篩洗土壤過程收集的亦多屬蝕餘殘件,未能辨識器型。本文介紹其中較具器型的金屬器標本,而佔多數的其他殘碎、不辨器形標本則說明金屬器普遍存在於遺址。

壹、金質標本

金質標本(圖版1)為分別於3個探坑土壤篩洗所得之5片金箔屑及1顆細小金珠,總重不及0.2克,體積均極細小。5小片金箔碎屑,厚度分別僅01mm、0.12mm、0.38mm,重量均小於0.01克。體積最大者1片,略呈杏仁形,長寬11mm×7mm,厚0.14mm,重0.05克。金箔碎屑多細薄易皺,推測可能為黃金摻銀之質地,僅1片金箔碎屑較硬挺,為細條狀金飾之殘餘,可能為摻銅量較高之質地。

圖版1:下排4件為金箔,上排為金珠

圖版1.下排4件為金箔,上排為金珠。

小金珠因體積極細小,金珠徑僅2mm,重0.07克。研判非獨立之裝飾品,而是煉金過程中殘液縮凝而成。

貳、銅質標本

青銅質標本於舊香蘭遺址普遍性出土,成形器物多來自探坑發掘,包括銅錢、銅鈴及銅鏈等8個標本,其中以小型青銅撞鈴完整度較高,其餘標本較殘碎。篩土所收集標本則幾乎全為細小、破碎程度高而未能辨識器形者。

一、銅錢

遺址出土2枚銅錢殘件(圖版2、3),分別殘餘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體積。殘半標本為1枚「五銖」銅錢,色黑略帶少許銅綠,出土於T4P35探坑。錢幣正面殘餘有鏽蝕模糊之「銖」字可作辨識,背面無字,方孔外廓陽線明顯。復原其直徑約25mm,外圓內方,方孔邊長10mm,符合漢代五銖錢之大小。

圖版2:銅錢

圖版2.銅錢。

圖版3:五銖錢

圖版3.五銖錢。

殘餘三分之一標本亦屬帶方孔圓形銅錢,為地表採集。其鏽蝕程度更高,佈滿綠銅鏽,略可辨識殘缺方孔右側有一模糊字跡近似「通」字,孔之下側亦有一模糊字跡近似「元」字。復原其外徑23mm,方孔邊長不全,因其體積近似唐代「開元通寶」幣,推測此枚錢幣為開元通寶銅錢之可能性極高。

漢代五銖錢始鑄於漢武帝元狩5年(公元前118年),歷經興廢,期間幣面大小及細節略有變化差異,隋朝尚有鑄造。至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才廢五銖錢,行用「開元通寶」錢,流通739年。由於五銖錢鑄造、使用時間很長,不易由此枚五銖錢已模糊之鑄造形制判斷屬於何朝代,而第二枚銅錢近似「開元通寶」,為銜接五銖錢之後的錢幣。2枚銅錢證實漢代至唐代間,或者更晚,舊香蘭遺址居民處於可接觸、擁有銅錢之傳布圈。

二、銅鈴

舊香蘭遺址除出土銅斧模具外,亦出土銅鈴模具,但以模具尺寸鑄出的銅鈴尚未發現,採集到的銅鈴體積較小,4件近完整之小型銅鈴(圖版4)標本分別出自4個探坑,3件形制為圓形帶紐,1件為鐘形帶紐。3件圓型銅鈴鼓腹中空,無鈴舌。2件近圓腹,大小差異不大,一含紐高19mm,鈴身高13mm,寬13mm,厚12mm,重3.95克。另件含紐高18mm,鈴身高13mm,寬13mm,厚9mm。

圖版4:圓形銅鈴

圖版4.圓形銅鈴。

第3件圓鈴較趨橢圓,標本殘損,含紐高17mm,鈴身10mm×13mm,厚7mm,殘重1.41克。較為特殊的是1件外型似鐘形縮小體(圖版5),器身扁平,底部兩端呈尖狀,形成帶尖腳形制,含紐高24mm,鈴身高19mm,寬13mm,厚4mm。

圖版5:帶尖腳銅鈴

圖版5.帶尖腳銅鈴。

這些銅鈴應屬撞鈴縮小版,撞鈴成串搖動撞擊發出細微聲響,這些小鈴因體積小重量輕,適合使用於頭部裝飾、衣飾或其他組飾配件。

三、銅鏈

2件小型銅鏈標本出自2個探坑。1件是由4個銅圈連接之短銅鏈(圖版6),銅鏈標本由細扁銅條折成圈後串成,構成短銅鍊之銅圈因手工折繞其形狀略有差異,包括橢圓、扁長、近圓等不同形狀,由大漸小,長度分別為23mm、15mm、12mm不等,總重2.38克。另外1件殘餘銅圈,小圈長度不及1cm,應亦屬於此類銅鏈的一環。此類銅鏈或可能是帶紐器物如較大鈴飾的連接鏈。

圖版6:青銅鍊

圖版6.青銅鍊。

參、鐵質標本

鐵質標本數量較金、銅質標本多,亦均為殘件,僅少數標本略可辨識器型,多數為殘碎鐵片、鐵塊。可辨識器型者主要為矛鏃,除此以形狀區分為片狀物、鉤狀物、條狀物以及其他等類,多屬小型器物。

鐵質標本之辨識較前二項標本難度更高,因鐵器容易鏽蝕嚴重而變形,器型辨識難度高,殘存程度判斷度低,同時鐵器體積多鬆化膨脹,因此標本測量數據,尤其厚度及直徑方面不能反映其原始數據。

一、矛鏃

本類標本為依照輪廓外型約可辨識為矛鏃者(圖版7、8),計15件殘件。標本較可辨識全形者僅5件,殘存體積相對較大,多數為小型鐵鏃之鏃尖部位。5件標本有3件為帶鋌器型,其中最大標本為矛頭殘件,殘長125mm,殘寬27mm,殘重35.1克。其次為殘長74mm,殘寬20mm,殘重14.1克,鋌部僅殘留小部分。有別於上述2件細長標本,第三件帶鋌標本較寬而短,如榕葉狀,殘長66mm,殘寬27mm,殘重14.9克。

圖版7:矛鏃形鐵器

圖版7.矛鏃形鐵器。

圖版8:片狀鐵器

圖版8.片狀鐵器。

其他2件未標本未見鋌部,1件為細長如柳葉狀,殘長75mm,殘寬20mm,殘重12.1克。第五件標本體積較小,為近乎完整器型,外型兩端收尖如杏仁形,長50mm,寬13mm,重4.1克。

二、鐵片

片狀物呈扁平狀,試掘坑及墓葬均有少量出土,片狀物重僅數公克至十餘公克,雖然失去器物特徵,以其出土地點研判應是鐵器殘留。尤其3個墓葬有片狀物出土,作為陪葬品的可能性高,研判可能是矛鏃、刀具之類器物殘餘(圖版8)。

三、鉤狀物

鉤狀物類似今日魚鉤形狀(圖版9、10),可辨識者19件,鉤狀物形制類似,保留鉤狀部位,因鏽蝕嚴重且略膨脹,無法判斷原始鉤身全長。

圖版9:鈎形鐵器(一)

圖版9.鈎形鐵器(一)。

圖版10:鈎形鐵器(二)

圖版10.鈎形鐵器(二)。

由現存體積觀察,均屬小型鉤,最大1件體長33mm,鉤部寬16mm,鉤身直徑5mm,重2.2克。舊香蘭遺址出土許多魚骨及骨質魚鉤,鐵鉤應亦屬居民使用的捕魚工具。

四、條狀物

條狀物為直條狀鐵條殘件,遺址採集約100個殘碎標本。這些條狀殘件缺乏清楚的關鍵部位,且因膨脹變形而未能判斷殘存部位特徵與原始體積,故不作器物形制分類。由於少數標本保存尖狀部位,研判來自可能包含「直桿」部位之器物,例如細尖器、鐵釘,甚至前述鐵鉤。最大標本殘長74mm,桿徑11mm,殘重9.8克。

除鐵器殘件外,還採集小鐵塊以及鐵渣,重量總和約20Kg。小鐵塊可能為器物之鏽蝕殘餘,完全無法辨識形狀,重量多在數克至十餘克間。鐵渣則為煉鐵之剩渣,外形不規則團狀,非屬器物,重量多在數克至數十克,少數上百克,最重一塊為554克。

前述金屬器物成為遺址存在於鐵器時代的直接證明,不過器物偏屬小型,耗費金屬料較多的大型器物是銅斧、矛鏃、刀具之類,而居民使用小型金屬器, 一方面可能金屬材料不足,再方面外來的資源也未輸入如銅鼓等大型銅器。

最近於金屬器中選擇部份銅器標本進行成份之非破壞性分析(註3),其成份多為鉛錫青銅,少數為含銻鉛錫青銅、紅銅,其他金屬器成份有待後續分析。

註1:見李坤修2013《舊香蘭遺址標本整理計畫-第二期計畫》,為臺東縣政府委託計畫結案報告,由筆者撰寫其中金屬器部分。
註2:見李坤修2016〈舊香蘭遺址出土的砂岩鑄模及其來源探討〉,發表於《田野考古》第18卷第1期。
註3: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陳光祖博士鑑定。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