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博物館動態價值的創造
大三寒假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考古學現場的機會。透過邱鴻霖教授的介紹,讓我得以有機會參與臺大的考古田野實習課,到臺南六甲頂遺址進行搶救發掘,那次發掘的遺留有貝塚、陶片、石器和獸骨。如果說這次的田野課是我離開課堂理論後第一次嘗試與考古近距離接觸,那麼之後到史前館暑期實習的經驗更是大大豐富了我的所學,不管是在實務或是知識方面。
實習第一天看到一整袋碎陶片時,覺得要把它們拼湊起來簡直難如登天。陶片不像一般的拼圖有著明顯的顏色或圖案區別,但越做越熟練後,發現其實很有趣。處理陶片時,第一步要先分辨這是繩紋陶或是素面陶,再按部位分類例如口部、底部、足部等,還有從質地分類以及判斷新舊痕跡,能修補的就用B72陶瓷黏著劑將他們黏合,修補完後秤重、量唇長、口高等就可以編號裝袋,再裝入方格籃中。
每個陶片都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它們的裝飾,有些甚至有彩,只要多用點心,花點時間,就能幫助它們找到原本在自己身邊的同伴。陶器一直以來都是考古遺址中出土最多的遺留,陶器的採土、煉土以及其夾雜的摻和料,甚至不同地區的陶匠會有不同的製作方式。如何透過這些陶片了解史前社會的物質文化和社會習俗,都考驗了現代考古學者研究的功力。
在實習生的實習心得分享會上,聽到史前館一位工作人員說,「研究典藏」是動態價值的創造,因為這是第一手認識文物的資料,同時也是博物館的心臟維持器。有研究典藏的幕後工作,才有公共服務組以及展示教育組將這些文物展示在遊客面前的機會。而我也認為正是有這些研究人員、考古人員的努力和策展人員的創意以及解說人員的熱情,讓博物館可以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缺一不可。
在這次實習中,彌補了我之前在臺大田野實習因選課關係而無法參與到後續清洗和紀錄等課程的遺憾,並讓我更清楚處理遺留文物的流程,包括這些遺物是如何呈現在觀眾面前,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博物館的日常運作。這次實習讓我更堅定想要繼續從事研究的心,從工作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對於研究史前文化社會的好奇心所在。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考古探索
-
博物館頻道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