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話題 • 話語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紀要

文‧圖/康芸甯

「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暨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於2014年3月21日至23日隆重舉行。今年適逢宋文薰教授九十歲高齡大壽,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為慶祝此一考古學界盛事,特別舉辦「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時間安排在會議第一天,其後兩天以考古工作會報為主。

本次會議於下午2點開始,首先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黃進興所長及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陳若水院長進行開幕致詞。會議開始之前,還發生了有趣而溫馨的小插曲。當宋文薰教授一踏入會場,頓時成為鎂光燈焦點,眾人一湧而上,拍下宋先生的身影。這場慶祝活動,熱烈氣氛讓每個人臉上都堆滿了笑容,特別是一些考古學界前輩們,如同參與一場大型同學會般,相互寒暄關心彼此最新動態,其中亦有長期待在國外、隔了三十年歲月未見的老朋友遠地而來拜訪宋先生,可見大家有多麼重視本次活動。眾人遇見宋先生,像是有千言萬語想要傾訴,但是一時之間也說不了這麼多,便透過輪流致贈生日禮物以傳達無限祝福。這些禮物當中,還包含了宋先生喜愛的黃酒,雖然宋先生的家人為了宋先生的身體著想而婉拒了,不過仍舊可以看出宋先生心裡頭有多麼高興,一再笑著跟大家點頭致謝。

圖片1宋文薰教授與其學生、朋友會面寒喧情形

宋文薰教授與其學生、朋友會面寒喧情形。

圖片2張善楠館長致贈本館電子報文章

張善楠館長致贈本館電子報文章。

會議開始後,黃所長及陳院長於致詞時將宋先生的生平及成就作了大致介紹:宋先生原籍竹東客家人,生於臺北市,他同時是考古學家、臺灣考古學的本土拓荒者、東亞舊石器專家、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51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同年即任職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助教。1954年與張光直先生首次提出臺灣中西部文化層序系統,並推動碳十四定年法的運用;1968~69年在臺東八仙洞發現了舊石器時代遺址與長濱文化;1980~89年從事九年艱辛的卑南遺址發掘工作,使他成為家喻戶曉的考古學家。在他的終身成就中,他於198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贈予臺東縣榮譽縣民;2012年更獲得第2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終身成就獎的殊榮。宋先生對於臺灣考古學的學術發展、文化資產的保存以及考古學人才培育等各方面的貢獻可說功不可沒,也是眾人學習的楷模。

圖片3宋文薰教授笑著回應眾人的祝福

宋文薰教授笑著回應眾人的祝福。

圖片4發表者於發表結束後上台接受回應

發表者於發表結束後上台接受回應。

圖片5播放影片時,觀眾像是掉進了時間的漩渦,點滴在心頭

播放影片時,觀眾像是掉進了時間的漩渦,點滴在心頭。

緊接著進入學術論壇,本次共有五場發表演說,演講者及題目分別是:臧振華教授講述「繼往開來:八仙洞遺址再研究」、何傳坤教授講述「臺灣舊石器時代文化研究啟蒙者─宋文薰院士」、連照美教授講述「長濱文化與海雷礫石器工業」、劉益昌教授講述「從營埔文化研究的再思考」以及謝世忠教授講述「考古與媒體:從宋文薰傳播到傳播宋文薰」。不同於以往的研討會發表時那樣嚴肅,每位演講者一上台都先提及與宋先生認識的淵源,並表達心中的感謝之情,因為有了宋先生揭開臺灣考古學研究,才讓這些研究者得以承先啟後,延續未完成的工作。

從第一場到第三場的發表,研究主題皆鎖定於八仙洞遺址與長濱文化。第一場中,臧振華教授整理近年來八仙洞遺址發掘的初步成果,包括:(一)新洞穴的探查與發現、(二)不同高程洞穴及地點的試掘、(三)年代學之建立、(四)洞穴堆積形成過程之探究、(五)「舊石器文化」與「先陶文化」問題之釐清、(六)文化類緣的探索以及(七)地殼抬升速率之推估。目前,八仙洞遺址的年代已經確定提早到接近距今3萬年前,也發現可能有一個非連續性且更為晚近的文化層出現。

在第二場次,何傳坤教授嘗試利用採獵民族的民族考古學研究,對長濱文化的演化提出兩個試探性解釋模型:八仙洞的高、低程洞穴群內佔據者分別屬舊石器時代晚期搜食者及新石器時代早期採集者,早期搜食者以採、獵為主,而晚期則為務農的漁獵者,兩者無文化傳承的關係。

第三場連照美教授的演說,主要將1968~1970年間5期的八仙洞遺址發掘資料進行整理與發表,未來也將會以專書形式呈現。在第四場次,劉益昌教授從營埔遺址與營埔文化出發,提出臺灣中南部的灰黑陶文化體系,試圖追溯其文化要素與發展過程,並思考和環南海區域之間同時限史前文化的關連。

最後一場是謝世忠教授的演說,他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探討考古學與媒體的互動關係,認為考古學相關研究過程較人類學其他領域更能躍登媒體版面,以此說明學術知識以新聞路途傳遞的效應。另一方面,就臺灣考古學最具代表性人物宋文薰教授為對象,論及其與傳統報紙間的傳播互動,因而創建了一份「媒體臺灣考古學史」的文本。

在茶敘與留影過後,本活動預留了一個特別場次。籌備小組精心製作了幾段有關宋先生的影像回憶錄,除了讓在場所有人一起感受及回憶當時田野工作的辛勞,更感佩宋先生一生對於考古學的堅持與付出,同時也為宋先生祝壽。雖然由於時間的限制影片無法完整播放,但是從宋先生的眼中透露出一種欣慰的表情。在影片放映著舊照片時,他也不時手指螢幕,與身旁家人和朋友述說當時情景。最後,整場會議就在這樣歡樂與溫馨的氣氛中結束,並延續到會後晚宴。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職代約聘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