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話題 • 話語

臺灣的自然考驗

文‧圖/楊小青

2014年2月22日,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辦理一場環境教育研習活動,為了讓臺東民眾了解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以及身為活動造山帶居民該有的自然環境背景知識,因此邀請了在「臺灣自然環境」以及「熱島效應」研究權威的臺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及中央研究院全球變遷中心劉紹臣院士,為臺東民眾講解「上天下地看家園」及「全球暖化對臺灣的衝擊」。由於臺東地區較少辦理關於自然環境的科普演講,本場次共吸引了近170名聽眾參與,根據本館研究人員張至善的說法:「這一次應該是臺東地區參與人數最多的大眾環境教育演講。」

本館邀請劉紹臣及陳文山教授蒞館演講

本館邀請劉紹臣及陳文山教授蒞館演講。由左至右分別為本館張善楠館長、劉紹臣教授、陳文山教授研究典藏組陳雲安組長。

本次演講吸引近170名臺東民眾共同參與

本次演講吸引近170名臺東民眾共同參與。

本次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內容。

自從集集大地震發生後,喚醒臺灣人民認知到臺灣是一座「正在造山」的島嶼,只要大地累積足夠的能量,隨時可能發生規模7以上的大地震。從過去百年間發生了九次規模7以上大地震的歷史記錄,我們可以推論,平均約十年時間臺灣即可能發生規模類似921的大地震。

事實上,大地震為臺灣人民帶來的災害,不僅是大地震發生當時的地表撕裂或是土壤液化等問題,伴隨地震發生所導致的山崩或地滑,更是為多雨臺灣累積日後發生大規模土石流災害的材料。身為變動島嶼上的居民,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些自然的考驗?陳文山教授說:「地震與土石流是臺灣人民的宿命,但是我們如果了解自然可能發生的變化,就可以有效避開災害可能發生的區域,聰明選擇比較安全的區域進行開發。」

從齊柏林拍攝的《看見臺灣》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臺灣因有造山運動而有壯麗的太魯閣峽谷、美麗的花東海岸。可是我們也必須體認,正因為活動造山,臺灣陡峭山地的面積遠大於適合人類居住的平原區,陡峭地形引發的山崩、土石流,是臺灣人民在經濟開發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陳文山教授在兩個小時演講中,帶領聽眾從臺灣島的誕生進入臺灣島的演化史,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西部麓山帶到西部的海岸平原,一塊塊區域因斷層活動而發育出來。也因為板塊間相互活動引發的火山活動,從而有澎湖群島、海岸山脈島弧系統與大屯火山群,演講內容更提及2月22日發生在臺北市士林區規模4的地震,又引發國人對大屯火山是否再次活動的疑慮。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因為從過去地質學家對於大屯火山的研究結果,了解到在大屯火山十餘平方公里的分布範圍內,雖然有大約五十座左右的火山噴發口,但噴出物質都以岩漿熔岩流為主,沒有任何一座火山噴發活動像維蘇威火山一樣,噴出了大量火山灰掩埋鄰近的龐貝城。所以即使大屯火山再次活動,對大臺北地區的民眾而言仍有足夠時間疏散。

臺灣東部與西部也因為地質條件不同,發展出不同的海岸風光。在快速抬升的東部海岸,河流的長度通常比較短,不容易有大規模沖積扇發育,是典型的岩岸地形;而西部沿海地區,半封閉海域(臺灣海峽)導致海岸的潮汐作用大於波浪作用,因此有大量的河流沈積物堆積,於是發育大範圍的潮間帶。因漲退潮而湮沒或露出海面的潮間帶,是地球表面生物產能最高的區域。此處貝類產量極為豐富,也難怪在西部史前遺址中時常出現的貝塚遺跡,在東部的史前遺址卻極為罕見。

下午登場的「全球暖化對臺灣的衝擊」,延續了上午關於臺灣島環境變遷的議題,但進一步探討除卻自然演化外,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根據全球大氣觀測統計結果,自西元1850年工業革命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確節節升高,全球平均溫度在二十世紀的百年間增加了將近攝氏1度,但二氧化碳真的是目前氣象災難的罪魁禍首嗎?

事實上,以地球繞行太陽的距離,我們接收的太陽輻射量可以讓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維持在攝氏零下18度,而今日地表平均溫度為攝氏15度 ,其間將近33度的溫度差別,完全是大氣中溫室氣體的貢獻。這些溫室氣體包括了水氣、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其中水氣對於地表大氣的溫室效應貢獻度最高,達到50%以上,二氧化碳的貢獻度大約只有水氣的一半。劉紹臣教授在演講中提醒大家,二氧化碳的增加並不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只是大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會因為全球增溫而增加,才是導致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凶。

自從「全球暖化」成為研究地球環境的顯學之後,所有氣象災害似乎都可以和全球暖化連結,尤其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國人終於體會極端氣候可能展現的強大威力。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後,國人終於體會極端氣候可能展現的強大威力。

不過,劉紹臣教授在演講中一再強調,所謂的極端氣候並不是全球暖化的結果,因為即使是溫和的氣候條件下,也可能發生莫拉克風災一樣的強降雨,只是極端的氣象事件可能是久久才會發生一次;可是地球表面溫度的提升,會讓極端氣象事件發生的頻率因此變高,破壞的威力也更加強大。我們過去許多工程建設,都是以正常天氣條件加上少見的極端天氣來規劃安全係數,因此一旦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機率提高,原有建築結構便難以招架頻繁發生的強降雨所造成的破壞,也難怪「天災」、「人禍」的災難事件頻傳。

本館雖名為「史前文化博物館」,以臺灣的史前文化研究與展示作為本館發展的重點,但「人」是生活在自然環境之中,必須了解自然環境,才能理解史前人類生活的環境。「鑑古以知今」,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也可以教導現在的我們,應該要用何種態度開發環境並與環境和諧相處,才能為未來的人類創造一個可以永續利用的環境。本館日後亦將不定期邀請研究自然環境的專家學者,到館告訴大家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讓臺東在環境永續發展的潮流中同樣不缺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