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藏品放大鏡

館藏十件文物小故事:卑南族男子後敞褲、泰雅族刺刷與新娘長袖長衣

文‧圖/史前館提供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穿衣服要看人、看場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同樣地在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有些衣飾穿著也有其文化規則,穿錯了就要惹人非議了。卑南族男子後敞褲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穿的,在部落裡要穿這件後敞褲出門,得有一定資格才行。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穿呢?這就得從卑南族的年齡組織說起。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卑南族男子後敞褲。

卑南族的社會組織採行男子年齡階層與會所制度。男子自十二、三歲開始到老都是年齡階層中的成員,會所分為少年會所(trakuban/trakuvan)與成人會所(palakuwan),每一年齡階層都有特定任務與責任,必須遵守許多規定,傳統的卑南族社會因而得以維繫。

這樣的社會組織也反映在服飾表現上,不同年齡階級有不同衣飾表現。例如服役級的miyabetan/valisen裸露上身,僅於下半身圍一件沒有紋飾的短裙,這表示他們正處於受訓練、服勞役的階段;等到年齡增長,則換穿紋飾色彩華麗的服飾,並可配戴各種裝飾品,說明他們已經邁入可以結婚的階段。

以卑南族普悠瑪(Puyuma)南王部落為例,晉級bangsaran階段第二年的男子,可以在短褲外面再加穿一件後敞褲,卑南語稱為katring。後敞褲以兩塊棉布為底,形成褲身,中央貼縫一塊長方形織布。織布以紅、橙、黑、白、黃色毛線夾織而成,圖樣包括菱形、十字紋、橫條紋、三角形、方形等。織布周圍再縫貼紅、黃、綠等色裁製成長條形的棉布與藍底白點的印花棉布,腰部上緣貼縫一條織帶做為綁帶,綁帶中央與左右兩端夾織各色毛線,形成各種紋樣,並垂綴流蘇做為裝飾。後敞褲的褲腳與膝蓋下方兩端左右各縫接一條綁帶,穿戴時將腰帶向後繫綁於身體後側,並將綁帶往後相繫於腿部。當穿著後敞褲時,只需在腰部纏繞一條腰帶(paretr)即可。

在卡大地布(Katratripulr)知本部落,男子年齡在二十二歲以上,且通過各種晉級考驗後才可晉升為vansaran階級,才有資格與女性交往。晉升此階級在服飾上最特殊的展現,即男子在下半身穿上鮮豔的後敞褲(katring)。穿上katring意味著他已經通過了種種考驗,是部落公認的男子漢,可以享有多種權利。基本上,各部落的後敞褲都有不同紋樣,知本地區固有的象徵紋飾是雙菱形紋,中間相連的菱形為黑色。據說菱形象徵箭的頭部,出門在外或作戰時具有護身的作用。

總而言之,卑南族人可藉由衣飾區辨出不同群體身分角色,並強化自我身分認同。在近代,雖然族人在平常較少穿著傳統服飾,但每當祭典或歲時祭儀場合,仍會穿著傳統服飾,以此達到個人與群體間的認同。

泰雅族刺刷

刺刷是泰雅族傳統的文面工具之一,族語稱之為atuk。

文面是泰雅族人最美麗的裝飾,也是光榮的象徵。在泰雅族的傳統中,只有成功狩獵或獵首的成年男子,以及擅長織布與耕種的成年女子,才有資格接受文面,簡直就像文在臉上的「優秀泰雅人資格證書」,難怪泰雅族人願意忍受疼痛,讓針扎在臉上,接受文面。

泰雅族刺刷

泰雅族刺刷。

雖然我們已無從確切了解「傳統泰雅族」(註)為什麼會有文面這項傳統的真實背景。然而,從後來各部落之間流傳的種種起源傳說、禁忌和價值觀念中,我們可以清楚了解到,無論泰雅族人文面的最初原因為何,在近代與其他文化碰觸之前,泰雅族的文面文化已經超脫原始的美感經驗,而在部落社會中轉化為一種莊嚴的儀式和規範。文面對泰雅族人而言,有著種種嚴肅的社會功能,是所有泰雅族人生命禮儀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更是泰雅族人共同認知的民族識別,在精神和文化上均有非凡的意義。

幾乎所有的泰雅族文面老人在被問到為什麼要接受文面時,首先回答的答案總是「不文面便不能結婚」,這是泰雅族人關於文面最基本的認知。

昔日泰雅族分佈的區域,主要是在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深山,以火耕及狩獵的方式維生。險惡的地理環境和不同部落間的相互馘首是兩大生存考驗,為了保護部落的耕地及獵區,維持部落戰鬥和生產的力量是絕對必須的。在這種情形下,男子成年時的馘首經驗和女子織布、耕種的技術,便成為部落養成力量的重要過程。也只有在男子有強健的體魄與馘首經驗,女子織布、耕種技術成熟及已有初經情況下,才能被施以文面。透過文面的施行,部落的生命力得以延續,個人則得以取得進入婚姻的資格。

文面習俗是祖訓的規範,對於不遵守規範刺文的人,被認為會帶給整個社群嚴重的不祥與禍事,不僅當事人會受到嚴重的處分,其整個家族與所屬的組織,也必須共同承擔負任。在整個社群的期待與壓力下,傳統的泰雅族社會中,個人沒有任何權利選擇是否要文面,而是完全地接受文面的習俗。

文面主要的工具包括排針(刺刷)、木槌、刮血器、炭粉盒等項目。排針是長約15-20公分,前端有一排鋼針,鋼針一端崁入木柄,鋼針露出的部份長1-3公釐。鋼針未引入之前,則以荊棘類或柑橘類植物莖刺做為刺針。

文面開始後,文面師先以炭筆或沾墨灰的麻線在受文者臉上繪下紋跡,左手持排針對準所繪的紋路,右手持拍擊排針的木槌向排針背側拍擊,將排針打入受文者臉部真皮內,直至針尖完全沒入皮膚為止。每完成部分文面,在傷口血液凝固前,以收集自鍋子的炭灰用力搓揉傷口,讓炭灰滲透到傷口底層,待整個文面過程完成後血液自然凝固。

在文面過程中,由於沒有麻醉藥,接受文面者需要承受極大痛苦。特別是女子的文面樣式複雜,手術時間甚長,時間一般從天際微明開始,到落日才結束。男子的文面形式較簡單,時間也較短,約兩至三個小時便可完成。

泰雅族新娘長袖長衣

大家都知道泰雅族是臺灣原住民族之一,但是在日本時期泰雅族包含現在的泰雅族、賽德克族以及太魯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分佈最廣的族群,聚落遍及臺灣北部、中部與東部地區,所佔面積幾乎已達整個臺灣島的三分之一。由於分佈範圍廣大,不同地區族人不僅有著不同起源傳說與遷徙路徑,也有不同形式的服裝表現。「泰雅族」這個名稱是日本時期日本政府因為統治需要所進行的分類與命名,實際上,這樣一個「整體」的泰雅族圖像,在過去並不存在於任何族人的認知中。對族人而言,他們只知道居住在另一條溪流之外、穿著不同服裝類型、說不同語言的人即是他方。也因此,服飾在過去生活中扮演區辨我群/他群的重要標準。

泰雅族新娘長袖長衣-正面

泰雅族新娘長袖長衣-正面。

泰雅族新娘長袖長衣-背面

泰雅族新娘長袖長衣-背面。

由於泰雅族分佈地區廣闊,與周遭漢族、布農族、阿美族、巴則海族、道卡斯族長久互動的結果,也產生服飾文化交流的現象。傳統服飾上所使用的材料,例如羊毛、貝珠、銅鈴、貝板等,都是泰雅族與外在社會接觸互動的歷史證明。總之,泰雅族雖未發展出書寫的文字傳統,但傳統服飾卻扮演無聲卻有形的溝通語言,記錄悠遠漫長的族群歷史與價值。

本件典藏品為泰雅族北勢群(約在現今臺中苗栗一帶)的新娘禮服,以紅色系為主,並利用各色毛線織成菱形紋樣,其繁複性與細緻度堪稱本地區織造技法最高境界。對北勢群女子而言,新娘禮服也是織布生涯的最高挑戰。就整體北勢群服飾而言,崇尚細緻的紋樣裝飾與多色變化的美感風格。

在臺灣原住民的觀念裡,織布不僅單純為了做出一件美麗的衣服而已,更象徵一種生命的歷程。泰雅族人相信,人的起點與終點如同織布是個連續不斷的圓,每個生命階段都有一塊布相對應。出生時,外婆會送來一塊背兒帶;結婚前要織好自己的嫁衣;婚後,一位合格的妻子與母親不僅要負責織做家人的衣物,年紀漸長後也必須為自己備妥離開人世時裹身的布料。

在傳統泰雅社會中,善於織布也是女子社會聲譽的來源。女孩從小跟著母親、祖母或家族中的女性長輩,一邊做、一邊學,不但學會了織布技藝,也傳承了生命價值觀。泰雅人相信,唯有善織的女子,離世後才能越過彩虹橋到達祖靈永居之地。

一件衣服,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也是族群的印記、無聲的史書,更是縷縷不絕、代代相傳的文化生命。

註:在此說明,包括泰雅族、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本文在此依學術資料原文稱「泰雅族」。本則文物敘述節錄自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網站/泰雅族太魯閣族文面文化。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