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從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看日本地方文物館營運的困境

文‧圖/Mayaw Kilang

日本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位於本州山口縣下關市,位於本州之西南角,迎朝鮮半島之東南處,為日本最靠近亞洲大陸的地區之一。正因如此的地理區域,故土井濱遺址發現時被日本列為國定遺址,1953年由金關丈夫先生率領考古隊進行發掘,並出土數量可觀的人骨,這些人骨屬於日本彌生時代的史前文化人。

土井濱博物館正門口

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正門口。

經過金關丈夫以及九州大學的研究,共進行11次發掘,並完成多具人骨顏面復原之工作與體質研究,對於瞭解日本彌生時代的文化,成果豐碩。為能夠讓日本全國了解這些研究成果,1990年完成遺跡覆蓋建築,使土井濱遺址成為具有室內保護與溫度控制的環境,1993年再開放土井濱彌生遺址公園、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

彌生遺址公園

彌生遺址公園。

土井濱遺址博物館為現地遺址博物館,遺址室內展示建築類似墓塚,直徑18公尺,高約7.2公尺,面積為604.4平方公尺,內部展示當時發掘時的人骨出土情形,計有合葬墓、石塊堆壘的墓葬、身上遺留多處箭鏃的人骨等。展示的人骨為複製品,出土的人骨已移至九州大學進行典藏。

土井濱現地遺址展示建築

土井濱現地遺址展示建築。

遺址公園面積約18,748.26平方公尺,公園種植有彌生時代當時的大賀蓮、濕地花園、紅稻米的水田。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為地上一層、地下一層之建築,樓地板面積約1977.65平方公尺。一樓設有常設展室、特展室、多媒體室各一間,地下一樓則有文物存放間、典藏庫以及機電室各一間,整體空間不算特別寬敞。

博物館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交通以搭乘公車為主,外觀為落地窗,輔以水泥構造,內部光線充足。常設展展示土井濱遺址彌生人的生活方式、文物、墓葬人骨的分布縮小模型。筆者於2012年12月參觀時,特展室展示日本九州出土的彌生時代人骨,而多媒體展示室則播放3D影片,重現彌生時代的人骨復原、遷徙路徑以及生活方式,整體來看,偏重於體質人類學的展示。

土井濱博物館特展室之彌生時期人骨特展

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特展室之彌生時期人骨特展。

土井濱博物館常設展

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常設展。

當日我們造訪時,因非例假日,遊客不多,工作人員也不多,當天值日的僅有1位學藝員(類似臺灣博物館之專業研究人員)以及2位志工,學藝員還需負責導覽,志工僅負責票務工作,現場並未看到保全人員。因我們參訪的目的是想瞭解日本考古專業博物館營運,因此特別與該館學藝員兼副主任的小林善也先生進行座談,瞭解營運的狀況。

進行座談時,我們發現小林先生的工作要負擔導覽、展示規劃、博物館營運,當天為招待我們,還耽誤其中午用餐時間。小林先生表示土井濱遺址雖為國家所指定,但博物館館舍係中央與地方共同出資,為下關市所管轄,下關市另設有下關市立考古博物館,因此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層級類似臺灣縣轄市下的村里活動中心。土井濱博物館設有館長1人,下轄行政課與學藝課,行政課課員1名,學藝課設有學藝員3名,各負責人類學、考古學、民俗學,小先生為人類學之學藝員,另學藝課下有臨時約聘人員17名。學藝員除了負責土井濱博物館外,每個學藝員還需負擔輔導附近2個文物陳列室。

小林先生表示每日例行性工作幾乎超過10項,學術研究工作占不到自己時間的1/5。但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屬於人類學專業博物館,學藝員仍須負擔研究工作,周遭地區的彌生人研究也以土井濱博物館為中心,要申請國家級研究的時間也沒有。土井濱博物館要負責周遭文物陳列室(俗稱小館)的營運,但經費卻不增加,人力與經費不足,當地民意代表卻要求很多,然而日本經濟不佳,中央補助博物館的經費愈來愈少,學術成就因此低落,無法擴展展示。相對地連入館人數逐年遞減,從1993年開館時一年有133,213人,到2011年僅剩下11,037人。有關經費部分,小林先生表示,土井濱博物館一年支出需要3,001萬元日幣,但博物館一年門票收入僅300萬日幣,中央補助200萬元日幣,剩下2,501萬元全由地方補助,也因此地方民意代表權力甚大。

我們參觀時,發現典藏庫較小且環境不佳,除了考古文物的典藏外,還需要典藏其他人類學、民俗學文物標本,甚至文獻資料。但該館仍需要收藏周圍其他考古遺址出土的人骨,因此只好將人骨暫時存放在一間臨時搭建的工務所,僅以一般冷氣進行溫濕度的簡易控制。所幸該館與九州大學進行研究合作,並由九州大學主導研究,逐步完成相關的研究成果。

人骨暫存庫房

人骨暫存庫房。

參訪完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筆者感觸良多,內心也隱隱擔憂。臺灣的整體經濟似乎愈來愈像日本,博物館的數量不減反增,硬體的設施容易完成,但是營運的問題卻不容易解決,如何避免遭遇與土井濱遺址人類學博物館相同的命運,令人深思。

(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兼主任)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