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方式:從生活議題切入的思考(下)

文‧圖/林芳誠

上一期〈FestPac Hawai'i 2024 X史前館連線──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方式:從生活議題切入的思考(上)〉從南島廳策展與文物徵集過程所感受、理解可以作為太平洋藝術節進行互動的嘗試談起,本期繼續討論「韌性」還有「療癒」議題。

韌性

韌性一詞近年蔚為流行,且多和天災人禍之後的復原有關係,例如戴興盛老師曾在0403地震之後針對媒體以「韌性之島」的題材進行一些評論(請參考)同時一些有關身心理病痛、意外災難後屬於個人復原狀態的書籍。例如2023年出版的《韌力》,以醫學、心理學、精神科等探討個案如何走過身心創傷的書,將「韌性」分類為:變通力、恆毅力、調適力、情商力、耐挫力、正向力幾種面向,在透過當事人和醫療團隊現身說法,讓讀者從中體悟到面對困難時可以如何克服。

確實,太平洋藝術節是2020年疫情之後在太平洋第一個大型藝文展演場合,加上2023年茂伊島火災,以及新喀里多尼亞有關獨立抗爭引發衝突導致缺席此次藝術節等等,在各種疫後各種生活條件困難(甚至加劇)的情形下,我們如果直奔藝術節現場,然後大剌剌用獵奇心態進行訪談,必然遭受白眼對待。所以我們必須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可以分享的是什麼,然後能否用感同身受(畢竟我們也同樣從疫情期間走過來)的方式交朋友,以不卑不亢的姿態互動。即便藝術節屬短期、可能無法蒐集太多資訊的時刻,但這樣的起心動念絕對會是建立長遠夥伴關係的方法。。

當我們能夠設身處地建立彼此認同,心理很多疑惑,例如:「為什麼要一直划船和造船」、「為什麼要堅持某種工藝製作」、「為什麼要努力透過展演成為表達自我的方式」、「為什麼要在身上留下各種紋樣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些問題就不會只是獲得「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之類的抽象回應,而是可以逐漸理解這些實踐與行動相關的脈絡,掌握脈絡後反思自己,才有辦法繼續往前。

當然,文化的韌性不必然要歷經苦難才能展現,文化實踐展現的韌性,除了緬懷過去同時也鼓勵當下奮鬥的自己和別人。保持彈性是韌性的必要條件,當我們把文化表現形式設定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展現,那麼韌性是否也是驅動其能量的文化核心的其中要素? 換句話說,文化是從現在連結過去與未來的生活,只要是生活就會有喜怒哀樂,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生活可以堅持下去?文化除了是政經關係的連結之外,對於個人與群體來說,我們能否在文化表現形式之餘,更藉由文化核心思維來促進彼此瞭解。

本屆太平洋藝術節的主會場,將星象知識作為大銀幕投影,除了炫麗奪目之外,也能感受到在與星象知識相關的文化行動,例如造船、航海及其連結的口述傳統、歌舞旋律等文化表現形式,是太平洋各島國展現彼此連結與跨族群認同的表現。如果航海是一種日常,但臺灣在此面向相對較弱的條件下,能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其中?

本屆太平洋藝術節的主會場,將星象知識作為大銀幕投影,除了炫麗奪目之外,也能感受到在與星象知識相關的文化行動,例如造船、航海及其連結的口述傳統、歌舞旋律等文化表現形式,是太平洋各島國展現彼此連結與跨族群認同的表現。如果航海是一種日常,但臺灣在此面向相對較弱的條件下,能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其中?

療癒

文化的實踐作為展現韌性和成為療癒自我及群體的方式,是一體兩面的事。記得2022年我們邀請在臺灣的印尼東爪哇Ponorogo縣的移工們來館協助Singo Barong面具整修時,主要負責人Brojo受訪時表示:「我想Singo Barong的表演可以治癒我們對於故鄉的想念。」因為舞團的成立作為同伴在異鄉的慰藉,定期練習的聚會和展演場合,總是能吸引臺灣西半部許多移工的關注,使自己不感到孤單外,也能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因為被關注而獲得成就感。所以文化成為Brojo和他那群兄弟姊妹們療癒身心靈的方式。

因此,我想知道人們如何透過文化來抒發自己和獲得喜悅,前提是這個群體必然是將文化視為生活而非展演,因為文化在日常與非日常的實踐過程其實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是否在某個歲時祭儀終了後,會因為這些磨難而感覺到自己已經成為更好的人,或從解開世俗困擾的束縛(例如許多學者投入研究的朝聖之路、媽祖進香等等)。除了自己以外,別人是否也能從這些分享或資訊獲得體悟、啟發。

佇立在歐胡島著名觀光勝地Waikiki海灘旁,兼具神話傳說、考古遺址、跨性別等意義的Kapaemahu療癒石(healing stone)迄今仍是夏威夷原住民(Kānaka Maoli)重要的精神象徵。

佇立在歐胡島著名觀光勝地Waikiki海灘旁,兼具神話傳說、考古遺址、跨性別等意義的Kapaemahu療癒石(healing stone)迄今仍是夏威夷原住民(Kānaka Maoli)重要的精神象徵。

那些正在進行中的生活議題

如前述,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核心目標為何、需要的是什麼、有什麼可以彼此分享,就會可以知道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姿態與資本來和誰進行「交流」以及「對話」(這就像是一種文化核心與其表現形式的關係),然後這些行動的短中長期希望累積的是什麼,累積過程我們可以如何應用等等。

這一篇文章也許沒有過多著墨於太平洋藝術節相關的行程或展演內容,不過設定的田野主題卻是我在啟動計畫迄今仍然一直思考的議題。這些議題不會只在這次太平洋藝術節期間展開,也不會隨藝術節結束而被拋棄,反而可以視為一個起點,並且持續關注。唯有持續關注,以交朋友的姿態和太平洋與東南亞的群體往來,我們才能真正落實在政治經濟之外,以文化作為連結彼此的方式(全文完)。

參考資料

史蒂文‧索斯威克(Steven M. Southwick)、丹尼斯‧查尼(Dennis S. Charney)、喬納森‧德皮耶羅(Jonathan M. DePierro)著、郭約瑟譯,2023《韌力:釋放創傷、挺過挫折,在逆境中前進的復原力》,臺北:啟示。

戴興盛,2023《 地震衝擊後的韌性小學堂〉》(瀏覽時間:2023年7月11日)。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