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國際頻道

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案:國外篇

文‧圖提供/林秀嫚

在本次英國愛丁堡大學(以下稱愛大)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過程中(見上期《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案:國內篇》),因途經倫敦,團隊也參訪其他博物館,認識各機構對返還事件的見解與態度;另外,也藉此機會了解英國各博物館蒐藏臺灣原住民族文物的情形。其中,包括了大英博物館與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參訪由Jessica Harrison-Hall與Alice Christophe博士接待,並有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陳斌全組長、林欣怡副組長與韋嘉柏助理陪同。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主攻中國瓷器,為亞洲廳負責人;Alice Christophe博士主攻大洋洲,也曾至臺灣高雄美術館交流3個月。

牡丹鄉部落族人暨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陳斌全組長,於大英博物館與其館員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合照。

牡丹鄉部落族人暨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陳斌全組長,於大英博物館與其館員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合照。

交流過程,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曾述及大英博物館目前沒有展示任何臺灣原住民的文物,相關館藏也很少。另外,大英博物館保持開放態度,歡迎各博物館前來交流與借展。

至於團員問及大英博物館如何維持收支平衡,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指出,館內預算50%來自政府、50%來自私人單位,前者主要支應硬體與人事,如博物館的修繕與研究人員薪資;後者則在於策劃特展,其來源有紀念品商店、特展巡迴權利金或其他個人與公司的捐贈。

基於大英博物館屬於老牌博物館,館內收藏眾多殖民時期帶回的藏品,因此,於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與團員胡川安博士的對話中,二人也述及展件去殖化的觀點,指出策展時需要結合舊物件與新展法,以期推出新意義的展示。同時,基於這類策展的不確定性(需結合知識、人群、物件與修護),館方應對策展人保持信任的相對態度。

最後,Jessica Harrison-Hall博士還詢問牡丹鄉部落團員身上所穿背心的意義,依pulingau靈媒蘇寶珠女士指出,因為牡丹鄉部落信仰太陽神,所以背心正面上方的圈圈代表太陽,而背心本身的藍色代表海洋,表示寬廣。

當天下午參訪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主要由Brad Irwin博士等人接待,並有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柳惠千副代表、駐英代表處文化組陳斌全組長、林欣怡副組長與韋嘉柏助理陪同。Brad Irwin博士主要負責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全球事務(Global Engagement)。

Brad Irwin博士指出,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藏品繁多,小至昆蟲、大至藍鯨都是館內收藏對象,換言之,館內蒐藏自然界所有可蒐集之物。同時,館內有近300位科學家,每年都有近600萬人參觀。10月30日當天適逄假日尾聲也可見大量人流,多半是家長帶小朋友來參觀。

另一方面,基於本團由原住民族委員會組隊,倫敦自然史博物館館員也指出,自然史其實是原住民人群帶入對自然史的詮釋,所以館方倡議: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是什麼;面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我們要清楚認知我們的任務是什麼;啟發人對於自然的認知,培力人們去行動與參與。館員需要知道如何與公眾互動,才可以最完美地完成任務。

牡丹鄉公所潘壯志鄉長與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全球事務組組長(Global Engagement)Brad Irwin博士合照。

這是圖片說明文字

當天傍晚前往駐英代表處拜會謝武樵大使,陪同人員包括陳斌全組長、林欣怡副組長、韋嘉柏助理。謝武樵大使重申遺骨返還的重要性,團員並於駐英代表處取得對於設置結界儀式而言至為重要的竹子。

圖中人物為本次活動翻譯莊棨惟先生、牡丹鄉部落傳統領袖姚傑克與牡丹鄉部落勇士許夏傑。

圖中人物為本次活動翻譯莊棨惟先生、牡丹鄉部落傳統領袖姚傑克與牡丹鄉部落勇士許夏傑。

傳統儀式於11月3日早上舉行,依部落族人指出,儀式愈早舉行愈好,所以當天團員於早上7點15分即整裝出發,8點20分即開始進行儀式,於解剖大樓外升起狼煙。儀式參與的禁忌有不可抹香水、現場不可打噴嚏、懷孕者勿參與、身體不適者請斟酌參與等。

傳統儀式並不對外開放,因此除了團員以外,僅包括愛大Tom Gillingwater教授、愛大頭骨庫房典藏人員Malcolm MacCallum、解剖大樓管理員、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張嘉政處長及3組攝影團隊。

儀式一開始有原民台以外的攝影團隊(愛大攝影社與中央社)詢問靈媒,是否可加入拍攝。接著展開遺骨返還一連串儀式,包括靈媒與牡丹部落傳統領袖、勇士們的對話。然後,靈媒感謝各方協助人員,特別是愛大的Tom Gillingwater教授與頭骨庫房典藏人員Malcolm MacCallum對先人遺骨多年的照顧。

傳統祭儀過程中,pulingau靈媒向頭骨庫房典藏人員Malcolm MacCallum致謝。

傳統祭儀過程中,pulingau靈媒向頭骨庫房典藏人員Malcolm MacCallum致謝。

儀式結束後,轉往愛大St. Cecilia Hall,進行對外公開移交簽署與記者會。期間,愛丁堡市市長Robert Aldridge與愛大校長Gavin McLachlan亦出席。移交儀式由愛大解剖所教授Tom Gillingwater主持,簽署人有牡丹鄉鄉長潘壯志與愛大校長Gavin McLachlan,見證人為原住民族委員會Calivat Gadu鍾興華副主委,另有駐英代表謝武樵。簽署儀式結束後,牡丹鄉鄉長潘壯志、靈媒蘇寶珠等人接受記者採訪,其他人則移至1樓會後餐會。

返還移交儀式後的大合照。

返還移交儀式後的大合照。

原訂於簽署儀式後進行頭骨點交(愛大、牡丹鄉公所、原民會、史前館、安全包裝公司之英國代理商Constantine等),因訪問進行遂與Constantine先暫訂移至下午2時,後又因Constantine交通因素而移至下午4時。

人骨當時狀況主要由史前館南科考古館林秀嫚副研究員確認,其後由兩位Constantine人員展開打包,以4件排灣族傳統服飾為主。因當時4顆頭骨仍安置於愛大暫存的頭骨保存盒,因此4件衣服打包完即安置於暫存盒上方,並將(服飾+頭骨)加以打包後運回倫敦倉儲,再進行二次打包,才會運回臺灣並寄藏於史前館南科考古館。

遺骨的基礎形態學研究已於2024年3月中完成,而可能進行的古代DNA分析正在洽談,至於返還的遺骨本身皆已妥善安置於恆溫恆溼環境之中。

安全包裝在英代理商的(傳統服飾)打包工作。

安全包裝在英代理商的(傳統服飾)打包工作。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考古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英國愛丁堡大學返還牡丹社事件原住民遺骨案赴英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