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話語
談多良地區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上)
在臺東市以南,卑南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境臨海地區,境內中央山脈東南山塊接近海岸,鐵路及公路線在此貼近平行,臺鐵南迴線在此常穿山而過,伴隨於東側的臺9線南迴公路則沿山腳開闢,因公路非常逼近海岸,山海交會,風景開闊壯觀。這一帶坡地大多陡峭,形成的聚落不大,坡地開闢田園種植樹木、果樹,在這樣的坡地上其實史前遺址不少,分布高程多介於100至300公尺或更高,有些坡地陡峭的程度,就算現在立足其上都讓人感覺頗為驚險。
由於此區已發現許多遺址,顯示史前時代持續有人群在此活動、行走於陡峭坡地間,其時間可早自四千多年前的繩紋陶文化時代,而比較多的是二、三千年前卑南文化及三和文化以後到數百年前的遺址。這些遺址中有以前的聚落,可以觀察到礫石結構、陶片及石器,有些可能是當時聚落外圍農園或伐木活動的工作地點,常只見到零星打製石器,陶片很少或幾乎沒有,即使如此也都是臺東地區考古學研究者必須造訪的遺址。
本文要介紹的是多良聚落所在坡地的幾處遺址,現由太麻里過金崙大橋往南行,就已進入多良村。聚落位南迴公路西側,此處有知名的多良車站景點,因海景而吸引遊客聚集,其實如前所述,這一帶不僅多良村,綿延幾個鄉境內都可觀賞無敵大海景。
遺址所在的多良村於民國35年設村,當時合併日治時代「多多良」、「瀧」、「大溪」部落而來,因村治設於「多多良」(簡稱多良)而稱為多良村,更早之時多多良稱「打腊打蘭」社,瀧稱「察腊密」社,大溪稱「大得吉」社,均為排灣族部落,這幾社可能在400年前荷治時期已成社。現多良聚落在地圖有上多良、下多良、瀧等地名,上多良為打腊打蘭社原居地,察腊密社原居「瀧橋」上方高地,兩社於日治末期被遷到下多良(註),因此現在的聚落民宅主要集中在下多良,上多良僅有零星農舍,大多是農園,多良聚落南方有幾處山坡開發為農園,少見住屋。
1990年代以來,考古調查者在此區域共發現5處出土史前遺物的地點,命名為5處遺址,遺址大致位置標示如地圖所示,依照發現順序先後分別為多良、下多良、上多良、多良II及多良III。
這5處遺址的遺物密度差異很大,其中的上多良及下多良兩處遺址在發現時僅有零星打製石器,未見到其他石器及陶片,加以近年因地表受樹木、雜草等地上物掩蓋,不易再度採集到器物,因此無法判斷文化內涵,或許等待日後農民整地時能夠比較容易觀察。
而多良、多良II、多良III等3處遺址以往出土較為密集的陶片及石器,近年調查也在3處遺址持續採集到器物標本,因此是本文的重點。本文除介紹3處遺址的考古工作,另一個目的在於釐清並確認多良III遺址名稱。按此遺址為本館考古團隊所確認,早期筆者與同事曾以其他名稱發表過短文或概述性文字,趁此機會依照遺址發現時序確定其名稱,以利後續的研究。
一、多良遺址簡介
多良遺址在1989年發現,是5遺址中發現時間較早的,遺址位於多良聚落南方布拉布拉溪口,右岸東西走向之長條形臺地上,臺地高程介於125m至100m之間,長約200m,寬約60m。臺地西側與山脈本體連結,北側為落差50公尺之布拉布拉溪谷,東側則是落差達80公尺面海坡崖,地形獨立而封閉。遺址與沿海岸而行之南迴公路水平距離約100m,與公路高差80m以上。臺地面與公路之間是坡度超過45°的陡峭山坡,雖然遺址看來離公路不遠,但要前往所在地必須涉布拉布拉溪迂迴蜿蜒而上,步行約需20分鐘。
如果站在南迴公路多良橋向西南往上眺望,遺址位在南迴鐵路大竹四號隧道上方,也是因大竹四號隧道南口進行護坡工程而被發現,當時切開高度約50公尺的大片斷面,臺灣大學連照美教授及考古團隊爬上當時切開不久的邊坡斷面頂端發現2具石板棺,並在附近農園採集少量陶片、石器。隨後隧道工程完工,農園亦廢耕,遺址因聯外小徑阻絕而不易進入。一直到2011年時,史前館考古團隊尋得聯外小徑而再度進入多良遺址,隨後數月於遺址進行地表調查及首度的考古試掘。
多良遺址所在曾經過農業開發,因此在地表已露出4具石板棺,而當石板棺露出地表時就表示石板棺以上的土層已經被挖掉,也就是已受到農業開發的嚴重影響。另外從1處試掘探坑中出土第5具石板棺,其他還出土3道礫石結構及陶器、石器標本等。
石器中最重要的是1件臺灣玉質方形玉玦殘件,體積僅餘四分之一,這種玉玦是繩紋陶文化階段即出現的玉器形制,幾乎可作為年代指標,該次發掘報告〈臺東縣多良遺址的考古發現及其文化內涵研究〉由前副研究員李坤修發表於本館南島學報。
二、多良遺址的文化層
藉由發掘工作成果,當時研判多良遺址保存新石器時代富山文化、卑南文化及鐵器時代三和文化之遺留,意即東部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的主要文化人群都有在此停留,在此對於三文化作一概述。最早的富山文化層存在於4200B.P. 至 3800B.P,在東部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的繩紋陶文化,因為早期在卑南鄉的富山村發現完整文化層,故以村名命名。
遺址主要分布在花東海岸南段馬武窟溪口至卑南溪口之間,以及淺山區及花東縱谷內。富山文化重要遺址主要分布在杉原灣海岸,以及卑南平原西側山區的卑南遺址、上岩灣遺址以及老番社遺址。如大坌坑文化般,裝飾繩紋的陶容器也是富山文化具特色的物質遺留,但發展出不同的內涵,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陶器外表不再普遍施印繩紋,素面陶器逐漸成為主流,繩紋陶只剩約10%上下,此外陶器開始有著變化,器型較為豐富。
多良遺址雖出土繩紋陶片不多,但由其相關文化器物特徵判斷,多良遺址保存富山文化零星器物以及少部分住居結構,顯示有小群的富山文化人居住過多良遺址,當地並非是短暫的工作地,也因此確認多良遺址是臺東平原以南少見保存富山文化遺留之遺址。
富山文化之後陶器逐漸轉變為卑南文化風格,卑南文化是東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卑南文化的特徵是從卑南遺址被辨識出來,1980年臺東新火車站範圍內卑南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出土大量的陶、石質器物以及石板棺墓葬群,卑南文化的重要內涵從此被揭露。本館考古研究顯示卑南文化為卑南遺址主要素面陶文化,其年代大約介於3,500B.P.至2,300B.P.之間。
陶容器是卑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其主要特徵為外表以素面為主,已不見繩紋,偶有刺印紋等紋飾。陶器質地大量夾砂,陶土摻和料以板岩砂為主,和富山文化摻和安山岩砂的現象有所差別。陶容器可分為大型器及小型器來介紹,大型器包括大型的折肩圈足罐、侈口圓腹罐、雙橫把圓腹罐、雙橫把缽等,小型陶器有雙豎把圈足罐、雙豎把無足罐,無把圈足罐、單豎把無足罐、雙豎把小口瓶、小口高頸瓶、杯形器、杓形器等。其中器身接豎橋把及橫橋把的器形是辨識卑南文化的主要特徵。
卑南文化人在葬俗方面大量採用石板棺,石板棺拼排形式主要是被稱為「卑南型」的石板棺組裝形式,其棺身的結構是以長方形(或方形)板岩石板組合成的長方箱形體,以左右兩側長軸板夾住兩端短軸板,棺內有底板或無底板,上端再覆以長方形蓋板。講究的墓葬會以6面各一片石板組成,但一般常見的是側板及底側板都是至少由2片石板構成,且加一橫撐板以橫向撐住長軸側板。
多良遺址之卑南文化遺留主要為陶片及石器,遺址出土的5具石板棺可能介於卑南文化晚期至早期三和文化階段,比較確定的是1具較短的石板棺陪葬了三和文化陶器。按卑南遺址的晚期卑南文化人因接觸金屬器而轉化為三和文化,三和文化存在於2300B.P.至1200B.P.,為目前已知臺灣東部主要金屬器文化。文化早期重心往南方發展,在太麻里鄉的舊香蘭遺址是當時一處以山區資源為基礎,可接收海洋資源及海外文化要素的重要海岸聚落,聚落使用時間貫穿三和文化。這文化早期的人群仍使用石板棺,和卑南文化有明顯的淵源,所以判斷多良遺址石板棺屬於三和文化早期。
不過特殊的是在卑南遺址的三和文化早期居民採行土坑葬而非石板棺,其原因需要持續地觀察研究。概言之,三和文化在臺東平原周圍及其南側海岸發展可能超過1,000年,早期可能只是接收到小型鐵器物質,中期以後開始製造金屬器、玻璃珠,燒製黑陶,並在陶器上裝飾複雜的紋飾成為文化重要特徵。
此外出土陶器及骨角器上也開始出現蛇形及人形紋飾,近距離觀察所詮釋的蛇身紋飾最早出現在卑南文化晚期陶器。三和文化陶器所施蛇身紋圖案更加工整,中期開始施作「全蛇」外形的盤蛇吐信堆紋及刻印紋,顯現出與這地區的原住民文化、尤其是和有著崇蛇文化叢結的族群間存在發展關係(未完待續)。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南島文化專欄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