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卑南文化穿越指南─卑南遺址公園新版展示廳學習本介紹
卑南遺址公園在展示廳更新後,先設計有兩款單張的「卑南找角角」自導式展廳學習單,參與者可以透過學習單的圖示指引,完成任務並探索展示廳的文物。
「卑南找角角」是以尋找目標文物為導向的活動設計,為了豐富參與者的學習,園區的教學團隊於2024年開始以主題式內容設計來籌備新版展示廳學習單。同時考量不同年齡層學童的閱讀理解與學習能力,規劃初階與進階兩種版本,提供家長或使用者依其能力與需求自由選擇。新版展示廳學習本的名稱為「卑南文化穿越指南」,以下將分別介紹初階與進階兩版學習本的規劃構想與內容。
初階版
初階版學習本的設計是以三千年前的史前小朋友作為引導角色,讓參與的學童能透過學習本的活動引導,自行在展示廳中探索卑南文化的奧秘。內容包含有卑南文化人的墓葬、生活中的石器、陶器以及玉器等共四個單元,同時為考量到低年級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每個單元都設計各式連結不同主題的圖畫故事與活動,以下舉例說明相關的設計理念。
1.激發興趣
低年級學童正處於從圖像閱讀逐步進入文字閱讀的階段,此時結合漫畫與繪本敘事的橋樑書,常被視為培養孩子閱讀力的最佳選擇。因此,執行團隊在初階版學習本每個單元第一頁,都設計一篇輕鬆有趣的漫畫短故事,目的為激發孩童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其探索卑南文化人的生活。例如:在卑南文化人的陶器單元,漫畫故事中的史前小朋友從找尋各式盛裝容器的素材中,發現用陶土製作陶器的實用與便利性。
在教育現場裡,「做中學」是被認爲能提升孩童的學習興趣與成效的教學方式,尤其是針對低年齡層的幼兒與孩童。為了讓低年級學童認識卑南文化人的墓葬形式以及石板棺的各部位組成,我們設計了「動手做石板棺」的活動操作。使用者可以將石板棺紙樣板剪下,動手組合出石板棺模型並幫它塗上顏色。除了有圖解做法外,也有詳細的影片教學提供參考。一位實際體驗操作的小妹妹也分享回饋說:「很好玩,喜歡自己做石板棺」。

動手做石板棺的DIY設計。
2.重視觀察
在博物館的學習與在學校的學習最大的不同之處,即是博物館能提供真實物件的參觀體驗與情境式的學習環境,因此,自導式學習本的設計重點便是要能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展品。在生活中的石器與陶器兩個單元,便規劃讓學生從活動操作、展品觀察與紀錄中達到學習目標,例如:在展示廳中有展出許多遺址出土的小型陶器,活動設計先引導學童按照數字順序連出小陶器的形狀,再找到和學習本中相同的小陶器,並透過學習本中的量尺引導學童對展廳物件有深入的觀察。
在引導低年齡層孩童參觀博物館時,需避免因身高問題造成參觀時的障礙。因此規劃之初,團隊先考量以符合孩童可視高度內的展品為主,再者才是考量孩童的興趣。例如在陶器主題單元,我們選擇展廳內的陶偶作為觀察物件,孩童先從學習本的圖片中找出屬於卑南遺址的陶偶,觀察牠的外型、想像並畫(寫)出牠是什麼動物。

連出小陶器。
進階版
進階版學習本內容同樣分為四個單元,前三個單元參與者透過深入的閱讀與觀察,認識卑南文化人的墓葬、生活與陪葬文物。5年級以上的學校課程已開始認識臺灣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因此,團隊在最後一個單元加入了卑南遺址上的史前文化,引導學生理解遺址的文化層概念以及在卑南遺址上不只有一個文化層。進階版學習本每個單元內容都包含有前言說明、活動操作以及最後問題思考與表述三個部分,以下將舉例相關的設計理念。
1.培養閱讀素養
12年國教以素養教育為導向,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多元而豐富的文本閱讀,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引導思考、整合知識,進而將知識應用在個人生活中。因此,進階版的學習本採用類似讀報的活動設計,以史前卑南日報的概念出發,在每個單元中將預計的學習內容編寫成不同文體的閱讀文本,例如「社會檔案事件報導」、「廣告」、「徵文投稿作品」等,學生從文本閱讀中,能讓學習的知識更貼近日常生活。
在第一單元中的「徵人啟事」,以卑南大國誠徵各項國家級專業技師所需具備能力的廣告文本為基礎,例如玉器設計師、石板搬運大師、石板切割大師與石板棺設計大師。參與者先閱讀徵人啟事廣告的內容,並完成相關的問題便能完成應徵任務。另外,「出售廣告」則以兩則分別出售卑南文化兩種不同器型的陶罐為廣告文本,透過文本閱讀引導參與者思考哪一則的廣告商品是卑南文化人的生活陶器?哪一則是陪葬陶器?

廣告啟事閱讀文本。
2.啟發探究思考
「自發」、「互動」及「共好」是12年國教課程發展的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重視引導學生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與推理批判的能力。因此如何啟動孩子的探究思考的能力,是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努力的方向,期望透過提問、對話思考進而能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
對於史前卑南文化人的生活樣貌,仍有許多尚待研究的議題,因此在進階版學習本內容中,每個單元最後我們都選擇一個議題,例如「想一想,為何卑南的石板棺朝著同一個方向?」再透過不同角色的互動對話引發學生的創意思考,並寫下他們的不同想法。
新版展示廳學習本的完成要特別感謝所有工作團隊的努力,如館內的籌備小組成員陳栩奕及張莉敏,以及從一開始就加入籌備小組並提供許多協助的長濱國小黃建翔老師、均一中小學的連允香與吳珮琪老師。還有過程中最辛勞的是撰寫文稿的鄭建文老師與插畫家邱千容小姐,各種文本創作與精美的繪圖設計讓新版的學習本展現出多元豐富的學習體驗。最後感謝館內考古同仁康芸甯的專業審查、豐里國小徐巧縈老師協助文本潤稿、以及臺灣台語版本吳嫣珉老師的翻譯與陳玉齡老師的審查。
新版學習版已於2025年正式上架,歡迎有興趣的觀眾到史前館官網(線上資源/學習單/卑南遺址公園)下載電子檔,也可以直接到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展示廳購買實體紙本(售價:20元/本)。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助理研究員,卑南遺址公園教學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