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 迴響
2024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多方體驗的學習過程
我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史前館)實習的地方,館內的張光直紀念圖書室。它不同於一般公共圖書館,是一間提供針對服務機構或特定讀者需求的圖書室,雖然同樣設有中文區、西文區及參考書區外,還有宋文薰院士以及其他地區捐贈圖書,以及本館出版書籍,強化博物館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功能。這次實習主要負責書年底盤點清冊,圖書室總館藏六萬冊,其中包含圖書、期刊、視聽資料、地圖等,由我與其他5位同仁共同完成。

盤點是博物館的基本工作。
實習這兩個月,我的兩位帶導人幸江姊及易蓀姊也十分鼓勵我參與館內其他活動。於是我在研典組,也學習了解考古文物後續的搬運、清潔、入庫、盤點以及保存盒的製作。與圖書室不同的地方是,因為考古出來的文物十分脆弱或是由多個小物件拼湊而成,所以需要加倍的細心、與團隊有默契才能快速完成共同搬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保存盒的製作,一些細微的數據差錯就有可能導致盒子製作失敗,不同的內容物也需要改變保存盒內的墊料材質、大小。我因為不細心不小心割錯位置所以重做了好多遍,但是教我們製作的研典組人員也是一遍遍引導、協助我去完成保存盒的製作。

製作保存盒需要加倍的細心。
除了研典組的體驗外,我也前往卑南遺址公園參與夏令營活動,除了對卑南遺址及考古現場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外,也增加對卑南遺址公園環境的認識。活動中與小朋友一起體驗史前卑南文化的人是如何搬運物品、射獵動物及飲食用具等等,也很開心小朋友都很積極參與活動及回答問題,與小朋友們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遺址公園的夏令營活動。

在探索館玩桌遊。
研典組跟遺址發展組的業務都接觸過了,那當然也要去展示教育組啦!在實習的最後幾週,我到展示教育組參與史前歷險記的桌遊活動。剛開始還會緊張,擔心教得不好讓遊客聽不懂或是小朋友不喜歡玩,慢慢地就發現大家都能很快就進入遊戲的氣氛跟節奏,同桌之間也都會互相幫助讓遊戲進行得更順利。桌遊內容與館內展覽息息相關,不管是已經逛過展廳還是還沒開始逛的人,都可以更加了解史前文化,也帶給小朋友很高的教育意義。很開心可以協助展示教育組辦活動,也讓自己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在實習的最後一天我來到了探索館,不同於展廳,探索館更多是提供給親子的活動,除了有兒童探索學習外也有提供彩繪。這天我也是帶著任務來的,參與了泰國文化主題,由施宋邁老師與豐沁敏老師講解泰國的特色美食及製作泰國水燈的教學。兩位老師都是從泰國來的女士,來到臺東後生根,用自己的方式推廣泰國文化。
最後當然還是要感謝史前館提供的實習機會,讓我的人生又多了一道不同的色彩。過去我體驗過不同的職業,有餐飲業、客服業、婚紗業,但是都不是我想要追逐的目標,在史前館這短短的兩個月,不但讓我更加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也更加了解一個企業組織的運作,我們就像一顆顆的小螺絲,在崗位上失去任何一個螺絲釘都可能讓組織的運作出現失誤。無論是身處什麼位置,那都是對自己的考驗,努力前行的自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最後,也希望未來還有機會還可以回到史前館接觸不同的事物,精進自己對於不同事物的理解。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學生,2024年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