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全文檢索

博物館頻道

海上船藝三十五年—船模型達人陳坤南輪機長(下)

文‧圖提供/呂憶君

上一期〈海上船藝三十五年—船模型達人陳坤南輪機長(上)〉提到特展「海上人:阿美族遠洋漁生」船模型來自輪機長陳坤南的作品,本期接續他跑船生涯的故事。

做船模型的機緣

陳坤南輪機長提到,他跑過很多家漁業公司,待遇有好有壞,只要沒賺錢就會換公司。剛開始跑船前兩年,幾乎沒賺到錢,領到的安家費甚至比先前打工的薪水還少,因為一開始當幹部薪水比較低。在漁船上,輪機長和船長是唯二能賺到大錢的職位。他從二管輪做起,憑藉著所學的柴油引擎維修技術,很快地不到兩年就升上了「大車」,也就是輪機長,這份工作主要是負責掌管船上所有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確保動力系統可以正常運作。由於在船上時間充裕,加上手邊有造船圖可以參考,他開始動手製作船模型。輪機長自豪地表示,這些模型不僅是縮小版,其結構與細節都完全比照實體船,精準而寫實。

輪機長之所以對製作船模型情有獨鍾,乃是源自於他從小就有的繪畫天分。儘管老師曾經對他父母說這孩子有天分,不過,小時候連生活都有問題,父母怎麼可能讓他去學畫。直到他18歲時在工廠當學徒,看到師傅拿著父親在造船公司工作的造船圖製作船模型,激發了他對於研究如何做模型的興趣。然而,當時當學徒的工作繁重,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進一步琢磨。而且,年輕時耐性和專注力不夠,只做了船殼,就沒繼續做下去。直到後來,他自己出海跑船,在船上有較多的空閒時間,便重新嘗試製作。他從摸索中逐漸掌握訣竅,越做越有興趣,這份熱情也就延續至今。

高樓大廈中的船世界

2024年,我到高雄拜訪了輪機長,來到他在高樓大廈的家中,看到他所珍藏的八十多艘模型船,井然有序地羅列在眼前,猶如小型的船模型博物館。對他而言,這些不僅僅是作品,更承載著他長年在海上生活的點滴回憶。他製作的第一艘模型是魷釣兼秋刀魚漁船,至今已達三十五年,這艘船模型仍然擺放在他旗津的老家中。

陳坤南輪機長在高雄家中與歷年船模型作品合影。

陳坤南輪機長在高雄家中與歷年船模型作品合影。

他回憶起,當年從阿根廷捕撈完魷魚後,返航回臺灣的時程需要花費五十天左右,在船上無事可做、無處可去,又沒有電視可看。為了打發時間,除了閱讀武俠小說、種菜,就是做模型。他特別提到,在船上,大多數是吃冷凍蔬菜肉品等。印象很深刻是去大西洋跑船時,船長和他們嘗試用鯊魚血加上中央系統空調流出的水稀釋澆菜,由於鯊魚血很營養,種出來的菜肥美又健康,能在船上吃到新鮮蔬菜是一件樂事。

在海上,他最大的消遣就是製作船模型。這項嗜好十分消磨時間,每當他投入其中,就越做越起勁,手停不下來,甚至不想睡覺。由於船上物資有限,他最早利用菸盒作為材料,即使自己不抽菸,也會向其他船員索取。他還運用電池、鐵盒、金屬絲、膠水和油漆等手邊可取得的物品。當船隻靠港時,他也會下船採買厚紙板等材料。透過他的一雙巧手,這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無奇的材料,竟然被轉化成一艘艘維妙維肖的船模型,令人感到驚嘆!

輪機長分享,他一開始嘗試製作魷魚船模型時,屢次失敗,無法做出理想的船型。然而,他並未放棄,持續摸索、調整,漸漸掌握了訣竅。當靈感湧現時,甚至能立刻畫出精準的造船圖。這份能力源自於他早期在造船廠工作時的熱情與專注。當時,每當新船下水,他便利用午休時間鑽到船底,仔細觀察並記下船體結構的每一個細節,將其銘刻在腦海裡。這段經歷讓他逐漸掌握竅門,能夠精準地描繪出船隻的構造。與許多只做上半部的模型不同,輪機長的船模型不僅有完整的船底,連螺旋槳都忠實呈現。他甚至能憑藉一張平面的船隻照片,就能製作出立體且逼真的模型。

在他高雄的家裡收藏了八十多艘歷年來的手做模型船,每一艘都獨一無二。輪機長最初只專注於製作漁船模型,但後來有船員問他為何不嘗試製作其他類型的船隻,並建議他將來有機會可以辦展覽,讓更多人看見這些作品。這個提議讓輪機長心動了,從此之後他開始挑戰軍艦、海巡署巡防艦、油輪、客輪、運搬船(即補給船)、貨櫃輪(載天然氣、木材)、拖船、打撈船等等各式船型。他甚至為了製作航空母艦,特地去購買軍事雜誌研究,並親手完成了航空母艦上多達五、六十架的迷你飛機模型。

美式圍網漁船模型,2018年陳坤南製,史前館典藏。

美式圍網漁船模型,2018年陳坤南製,史前館典藏。

由於模型眾多,輪機長為自己的作品建立了獨特的命名系統,以他名字中的「南」或「nan」為開頭,例如,前期是發展南寶(nanbao),再陸續發展出南興(nanshing)、南亞(nanya)等系列。每一艘精心製作的船模型,對輪機長而言,這些模型不只是作品,更承載著他長年在海上生活的種種記憶。其背後的故事,不僅記錄了個人的跑船生涯與愛好,更難能可貴地成為臺灣遠洋漁業發展及不同時代船隻演變的珍貴見證(全文完)。

康樂本館南島廳展出魷釣兼秋刀魚漁船模型,2013年陳坤南製,史前館典藏。

康樂本館南島廳展出魷釣兼秋刀魚漁船模型,2013年陳坤南製,史前館典藏。

參考資料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23,「海上人:阿美族遠洋漁生」特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海上人:阿美族遠洋漁生」特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