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頻道
藝術介入的博物館展示與地方實踐──側寫「考古耕人—幻影紀事展」
在社會發展與全球經濟體系的轉變衝擊下,近代博物館漸漸開始被賦予比過去更廣大的社會責任,從過去傳統的研究、典藏、教育、展示等以學術研究及教育傳承為本質的任務,逐漸朝向更具社會意識、社區參與、促進文化理解,並以人本意識出發,成為與當代生活連結、資源分享的文化參與基地及對話場域。在如此發展的脈絡下,博物館的展示核心也從過去以「物」為主展開論述的形式,逐漸轉向以「人/公眾」為主體,以連結當代、關心社會議題為本質的展示型態。
南科考古館於2019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對外營運,在正式開館前,南科遺址搶救發掘工作前前後後已歷經廿餘年的歷程,換作一種比喻,就是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初長成人的光景,光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就能知道,南科考古館的成立,是紮紮實實與臺南科學園區的發展與在地人生命歷程緊緊相扣的。
而為了呈現如此時間向度與記憶深度之人文風景,筆者從今年三月開始策劃,目標以「藝術介入」的形式為主要計畫執行架構,邀請藝術團隊與在地資深考古隊員,以南科考古人為主題,共同合作完成本展覽之作品創作。
作品片段──陳世杰先生曾經擔任考古隊班長(現居豐華里)。
作品片段──翁明記先生曾經擔任考古發掘工人(現居中榮里)。
本展覽以南科考古工作最基層的第一線發掘工人為主角,他們許多人原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並以耕種稻米、甘蔗、番薯等為主要收入來源。在南科園區發展的腳步推進下,他們的土地因為被徵收而失去耕地,之後隨著南科遺址的發現,又輾轉進入南科考古隊工作。當耕地從兒時記憶轉化成一個個考古探坑及科技廠房,當考古工作不知不覺持續推進了二十餘年,當青春點滴消逝而下一代逐漸成長,每一件在南科出土的文物,可說背後都代表了每位參與考古隊員的生命歷程與家族史,南科考古館與南科園區的發展,更可說與南科發掘工人的生命故事交錯疊合、密不可分。
本次邀請參與計畫的藝術團隊為活躍於臺南地區,以關注地誌身體的創作聚群、成員並橫跨表演、視覺、電影、音樂等多元領域的在地藝術團隊耳邊風工作室加入,影片並由榮獲第56屆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的王誌成導演操刀,創作特色從強調考古人臉部特寫、身體姿態與運用(考古)工具的視角,以無對白、直接單純的影像畫面來表現人物故事,引入考古工作的生活日常,以及家鄉與地方變化軌跡,進而從中感受考古文物的珍貴與價值。
本次展覽架構除了影像作品的流動呈現外,筆者並翻閱出過去南科考古影像資料,從過去訪談紀錄中節錄出第一線考古工人曾經分享的個人感言及生命故事,將其轉化成文字廊道作為展覽前奏,透過靜態的文本想像,試著創造不同於影像作品帶有聲音與畫面流動的觀展節奏,進而豐富展示內涵並擴大共鳴。展場文字部分節錄如下:
以前我們土生土長在這個地方上,
土地上種的都是甘蔗嘛,稻米、甘薯、玉蜀黍這些,
可是你再怎麼想、也不可能知道地底下,
我們老祖先四五千年、一兩千年在我們的地底下,
我們在這邊踩……這樣踩…(文物整理人員 陳致福)
考古,以前我沒有在做的時候,
我會覺得說考古好像天外之天,跟自己不相干,
但是當你參與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說,
考古,真的是跟現實沒辦法分離的……(考古工人 陳東生)
白天的時間人在考古隊工作,
下午下工之後他們就會做自己田裡面的工作,
真的很辛苦...(文物整理人員 陳靜怡)
了解越多你就越覺得這文化有趣,
你有時會想說,
那時候的人是怎樣在當地生活,
怎樣居住下來...(文物整理人員 翁明記)
本來我們這裡是種甘蔗跟稻米,
後來土地被徵收了就沒耕地了……(考古工人 劉海松)
小時候會爬來這裡抓泥鰍釣鱔魚,
因為以前有很多農田與水溝,
以前都沒有汙染……(考古工人 郭宗寶)
你這個國家文化有多深?
你有甚麼證據說你的歷史有多久?有甚麼證據?
這個文化就是代表國家的歷史,
有國家就有文化,
有文化就有歷史,
他聽完就摸摸鼻子走了……(早期挖掘工人 毛合良)
「考古耕人—幻影紀事展」展覽計畫核心乃以「人」為主體,以藝術創作做為計畫實踐方式與成果展現形式,並由博物館、藝術家與在地考古人三向連結,完成了一場關於「考古」跟「人」的展出。
正如同展覽名稱主標「考古耕人」,透過藝術的轉化與創作視角逐步聚焦並顯影地方考古記憶,激發在地人對於過去參與考古之光榮感與歸屬感,重新看待「考古」與「耕人」之間的連結。也帶領觀眾思考「考古跟人」之間的關係,更能開始用另一種視角感受考古學耕耘在人類研究的溫度與價值。
臺灣重要的藝術人類學家劉其偉先生在其著作中曾經提到,透過藝術的視角來觀看人類學,將能為人類學知識開啟更多的想像與理解。筆者也認為藝術是一種富有人本思考以及哲學意涵的表達與溝通形式,對於考古學此一相對於一般大眾來說較為冷門的科目而言,從藝術的手段及形式著手,不僅能搭建民眾接觸考古學的議題管道,也能透過藝術展示或作品的執行過程,開啟博物館與地方的直接對話,並與相關公眾議題產生更多互動與連結。
此展示型態對博物館觀眾而言,或許將有別於傳統以知識傳遞、研究教育為導向的展示架構,但透過藝術貼近人文思路的視角及語彙,將更能有感於展示議題的廣度與溫度,進而引發觀眾共鳴,開啟整合博物館研究與當代社會議題連結的可能。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研究助理,「考古耕人—幻影紀事展」策展人)
觀看本期其他文章
-
博物館頻道
-
南島文化專欄
-
博物館花絮
-
搶先報